加強廣西與東盟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的對策建議
發表時間 :2023-05-16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廣西與東盟陸海相連,區位優勢獨特。近年來,除新加坡、文萊外,廣西有近100家企業和地勘單位在越南、老撾、柬埔寨等東盟國家開展礦產資源情況調查,涉及礦產地(礦業權)650多個,涉及金、銅、鉛鋅、錫、鎢等多種戰略性礦產資源。廣西與東盟國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的基礎條件好、潛力大。
一、廣西與東盟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現狀
廣西與東盟國家礦產資源互補性強。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統計,到2025年廣西礦產資源中自產量對產能需求量的滿足度低於50%的有煤、原油、鐵、鈾、氧化錳、鈦、鉛鋅、鎢、銻、金、銀、鉬、稀土等10餘種資源,且鎳、鈷、鋰等新能源礦產資源滿足度則幾乎為零。優勢礦種中,錫、銅、鋁土礦、高嶺土礦等雖然近期滿足度較高,但難以滿足長遠需求。據《全球鋰、鈷、鎳、錫、鉀鹽礦產資源儲量評估報告(2021)》統計,東盟國家的鎳礦、鋁土礦、鈷礦、錫礦、銅礦、金礦等礦產資源的探明儲量分別占全球總量的32%、20%、16%、14%、14%和6%,與廣西緊缺的礦產資源有很強互補性。
廣西與東盟國家礦業領域合作平台優勢突出。2010年,由自然資源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落戶廣西,是我國在東盟礦業領域級別最高、規模最大的官方對話平台。該論壇已經連續在南寧成功舉辦11屆,為廣西與東盟國家在礦產勘查開發方麵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作用,成果豐碩。2018年,我國與東盟共建的唯一區域性國際地學合作平台——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也成功落戶南寧。同時,廣西還在2018年相繼建成“中國-東盟礦業信息服務平台”和“東盟地學數據庫”,麵向東盟國家的礦業大數據服務平台建設已具備重要基礎。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自建設以來,得到國內外礦業主管部門和企業的極大關注。如,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都提出了希望與廣西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的意願。
廣西與東盟國家在礦業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入。近年來,廣西地勘單位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開展中國-老撾地質地球化學調查項目,完成老撾483個礦權評級評價工作,發現金、銅、銻等礦(化)點。2019年,廣西出資援建的柬埔寨國家地質實驗室項目建成並順利移交柬方,成為廣西進入東盟礦業領域的重要支點。依托該援建項目,柬埔寨礦產能源部向廣西地礦局提供磅士卑省奧拉地區約200平方公裏地塊作為合作勘查區域。2022年6月,柬埔寨礦產能源部向廣西地礦局提出希望繼續加強柬埔寨國家地質實驗室建設、地質礦業技術人員培訓、礦業信息化建設、柬埔寨重點地區礦產資源潛力調查評價、柬埔寨東部地區基礎地質調查等5個方麵的強烈合作意願,標誌著柬埔寨全境礦產資源開發向廣西開放。此外,廣西地礦係統還完成了柬埔寨、緬甸、老撾、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11個礦產勘查項目。
二、廣西與東盟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缺乏頂層政策的有力支持。目前,廣西尚未在自治區層麵出台文件支持礦業單位與東盟國家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已出台麵向東盟經貿合作方麵的文件,也沒有提及地質勘查等基礎性工作。
配套支持政策不足。礦業開發集勘探、開采、冶煉、加工、銷售為一體,綜合性很強,需要大量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懂周邊國家語言和熟悉所在國政策法規的複合型人才,但目前專業人才嚴重緊缺,礦業勘查合作服務體係尚不完善健全,企業獲得項目信息的成本還較高,相關的審批手續、外匯政策、出入境管理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
優勢平台的作用發揮不充分。目前廣西雖然擁有中國-東盟礦業論壇、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等多個麵向東盟礦業領域的國家級平台,優先掌握了東盟國家大量投資合作意向,但仍需在促成與東盟國家之間礦業高質量合作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
缺少專項資金引導支持。礦產勘查開發屬於高風險、高投入、周期長和專業性強的行業。目前,廣西沒有境外礦產勘查專項資金或風險勘查基金,大量勘查項目缺乏經費支持,一批已經取得初步找礦成果的項目後續工作麵臨資金困境,進退兩難。
三、加快廣西在東盟國家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戰略布局的對策建議
廣西是連接東盟的大通道,具有與東盟合作的地理優勢,與東盟國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合作力度,有利於達成雙方甚至多方的合作共贏。
筆者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出台專項政策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盡快出台針對地質勘查、礦業開發方麵的專項文件,細化對地質勘查、礦業開發等方麵的政策支持,明確自然資源、商務、市場監管、海關、金融、貿促會等部門在政策支持、稅收優惠、市場要素配置、信息數據提供、金融保險等方麵的工作職責;建立健全廣西促進境外礦產資源開發聯席會議製度,在完善“走出去”激勵措施、整合上下遊產業鏈資源、提供東盟各國政策解讀、暢通信息渠道等方麵形成推動廣西地礦單位“走出去”的強大合力。
二是充分發揮平台的支撐作用。全方位發揮中國-東盟礦業合作論壇的平台支撐作用,形成麵向東盟礦業開發合作的高層對話、地學研究、數據服務、商業運作等高規格平台,推動更多礦業務實合作,為廣西地礦單位“走出去”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做大做強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依托國際地學礦業合作平台,不斷加強對東盟區域地球科學與礦產資源研究,打造麵向東盟礦業開發的高端權威戰略智庫;加快建設東盟地學礦業大數據服務中心,優化升級中國-東盟礦業信息服務平台,加快建設平台駐東盟各國辦事機構,拓寬境外礦業信息渠道,增強境外礦業信息和數據資料服務功能。
三是整合優勢資源“抱團出海”。統籌廣西礦業企業境外礦業投資布局,有機整合廣西礦業領域資金、信息、渠道、設備、人才等全產業鏈優勢資源,支持建設“廣西海外礦業產業聯合會”,加強內部資源整合與對外協調合作;依托中國-東盟礦業論壇和中國-東盟地學合作中心等平台優勢,加強與河南、雲南、四川等省交流合作,借助各省力量,形成“搭船出海”模式,助推廣西地礦單位“走出去”;構建完備的金融服務支持體係。引導和支持廣西地礦單位與東盟國家乃至“一帶一路”沿線其他國家開展礦產資源領域合作,為廣西地礦單位走出國門提供完備的金融服務,有力防範化解海外投資風險。(作者係廣西地礦局辦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