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湘川甘等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全麵推進“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實施
發表時間 :2023-05-29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自然資源部在京召開“十四五”全國礦產資源規劃中期評估工作部署視頻會,通報了“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實施進展等情況,介紹了本次評估的重點內容。會議指出,礦產資源規劃是國家規劃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實施順利推進:全國礦產資源規劃已由7部門聯合發布實施,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已全部獲部批複並由各省(區、市)印發實施,全國編製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50個。國家、省、市、縣四級礦產資源規劃管理體係建設全麵展開,為強化礦產資源安全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上,河北、湖南、四川、甘肅等省自然資源廳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自然資源局,就“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實施經驗和做法等進行了廣泛交流。
河北:規劃引領,強化落實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
近年來,河北省全力推進“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和實施工作,截至目前已全麵完成省、市、縣三級規劃編製各項任務,其中,省級規劃2022年8月印發實施;13個市級規劃近期印發實施;64個縣級規劃完成批複。其主要工作做法為:
一是夯實工作基礎。加強統籌協調,成立規劃編製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自然資源等9部門組成的協調機製,印發工作方案,明確工作任務和標準要求;強化技術支撐,優選規劃編製單位,組建專家團隊,全程跟進指導;爭取省財政資金646萬元,從人員、技術、資金等全方位保障規劃編製工作順利開展。
二是將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等重點工作落實到位。強化落實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劃定5個能源資源基地、12個國家規劃礦區、10個重點勘查區,保障全國規劃在河北落地落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劃定80處、217平方公裏建材非金屬重點開采區,保障京津冀、雄安新區和民生對建築石料類礦產需求;統一劃定勘查開采規劃區塊,省級規劃區塊以戰略性礦產為主,其他礦產由市縣級規劃落實,省、市、縣三級同步推進落實,初步建成全省統一數據庫。
三是統一規劃標準,強化市縣級規劃編製質量。
在推進規劃編製工作的同時,河北省還著力健全規劃體係,全麵推進規劃有效實施。主要做法包括:
一是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堅持以全國規劃為統領,以省級規劃為核心,編製《河北省地質勘查“十四五”規劃》《河北省地熱資源勘查開發“十四五”規劃》《河北省非煤礦山行業發展規劃)》等,建立健全省、市、縣礦產資源規劃和礦政管理專項規劃體係。
二是部署開展地質調查與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實施基礎地質調查工程,開展1∶5萬區域地質調查填圖30幅,1∶5萬地球化學調查填圖31幅,預計在2024年底前完成規劃目標。省政府印發《河北省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實施方案(2021-2035年)》,部署開展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銀、晶質石墨、銣新增一批資源量,鐵、金勘查規劃目標預計可提前完成。
三是通過礦產資源規劃部署推動實施專項行動,強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近年來,河北省部署開展礦山綜合治理等係列專項行動,推動礦產資源開發生態化、集約化發展,大中型礦山比例持續提升;完成72個礦種的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工程,開展20個礦種戰略儲備研究和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調查評估。
四是部署實施礦山修複治理。印發《河北省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治理方案》,實施礦山生態修複治理工程,已完成546處曆史遺留礦山修複治理任務,礦山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湖南:突出安全保障和產業發展需求,推進礦業轉型綠色發展
截至目前,湖南省已全麵完成“十四五”省、市、縣三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製任務:省級規劃已通過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審查並報省政府發布實施;14個市級規劃已完成審查;98個縣級砂石土礦專項規劃已批複實施。其主要做法為:
一是省級規劃突出國家資源安全戰略意圖落實。省級礦產資源規劃全麵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落實全國礦產規劃對湖南的要求,確保10個國家能源資源基地、9個國家規劃礦區、2個戰略性礦產資源保護區在湖南規劃上的落地,細化有關政策措施,同時落實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要求,部署43個重點勘查區、50個重點礦區的老礦山深部及外圍找礦的規劃。
二是市級規劃突出產業發展配套礦產資源需求保障。市級礦產資源規劃圍繞產業發展,堅持“以產定權、以需定供”原則,重點保障有完整產業鏈的深加工企業的資源需求,科學合理布局一批保障“三高四新”戰略實施的重要礦產資源勘查開采規劃區塊。在規劃編製過程中,湖南省自然資源廳專門向全省涉礦重點企業、省級以上園區書麵征求規劃區塊設置意見1000餘份,對湖南鋼鐵等下遊工業企業需求專門設置保障性區塊,會同省直相關部門嚴格審查把關,對個別市規劃區塊設置不合理、下遊產業需求不足的堅決不予通過,科學論證資源需求和地方環境、交通、產業等方麵的承載力,通過嚴格審查,共核減市級規劃中不符合條件的勘查區塊257個、開采區塊344個。
三是縣級規劃突出重點工程和民生需求保障。以全省砂石土礦專項整治為契機,湖南省將礦產資源規劃作為源頭管控的重要手段,在科學測算各地砂石需求量的基礎上,合理下達各市區塊設置指標1230個。將縣級規劃匯總編製為全省砂石土礦專項規劃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通過與相關部門聯合審查,確保區塊設置符合“三區三線”、國家公益林、飲用水源、居民區、重要交通幹道等安全和環保管控要求。嚴格落實露天礦山開采條件,區塊嚴格按照“等高線”原則劃定範圍,明確單個采礦權範圍麵積不少於0.1平方公裏、年生產規模不低於30萬噸。同時,對全省6條鐵路、37條高速公路、4個重大水利工程等2077個省級重點項目砂石資源需求以及民生剛需,按照25公裏的運輸半徑從規劃區塊要求上予以重點保障。
四是突出礦業轉型綠色發展。湖南省三級礦產資源規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三區三線”管控要求,與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林業、交通、水利等專項規劃有效銜接,從源頭上嚴控對環境擾動較大、下遊產業鏈較短、附加值較低的區塊設置,全麵退出石煤、汞等礦種,限製釩、石膏、低品位磷礦等開采;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將建設綠色礦山作為新設采礦權和礦山生產的準入條件,同時作為礦山擴界的重要條件。
四川:突出資源安全,強化市縣級規劃落地
四川省自2020年4月啟動“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後,相關部門予以強化推進實施。截至目前,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製報批、全省21個市級規劃和152個應編製縣級規劃已全部批複完畢,“十四五”礦產資源規劃編製與實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在規劃編製工作方麵,突出資源安全內容。四川在開展省級規劃編製工作的同時,全麵部署開展市縣級規劃編製工作,2020年6月在全國率先印發《四川省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製指南》,確保省、市、縣各級規劃既有效銜接又高效推進。
在內容上,一是規劃編製工作更加突出資源安全。其規劃編製立足天然氣(頁岩氣)、釩鈦磁鐵礦、鋰、稀土、磷、晶質石墨等四川優勢戰略性礦產資源,明確找礦增儲思路和空間布局,提出“十四五”時期區塊設置基本原則。同時將能源資源基地、國家規劃礦區、重點勘查區和重點開采區等重要布局納入省級國土空間規劃,為保障資源安全留足空間。
二是規劃編製工作對生態環境保護內容進行嚴格規定。規劃明確要求長江、黃河主要幹支流兩岸3千米範圍內除國家和省級重點高速公路、鐵路建設項目所急需礦產資源以及已設探礦權轉采礦權外,原則上不新設露天開采規劃區塊。
三是規劃編製對礦業布局優化作出安排。劃定五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區,明確差異化的礦業發展方向;支持綿陽、樂山、宜賓、雅安、達州等資源條件豐富、交通運輸便利、有環境容量的地區集中布局一批千萬噸級大型砂石生產基地,服務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
在規劃實施與監管方麵,突出市縣級規劃落地。四川省在深入總結前三輪規劃實施中存在問題的基礎上,主抓市縣級規劃實施落地,切實加強規範管理。
一是強化市縣級規劃實施監督管理。2023年2月,四川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加強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實施工作的通知》,在全國率先對市縣規劃年度實施情況采用評分量化形式進行評估,分別從找礦增儲、勘查開發布局優化、規劃區塊出讓等12個方麵賦值打分;強調規劃評估結果應用,評估等級靠前的市縣,省廳將在規劃調整、礦業權出讓、政府性投資勘查項目設置等方麵給予支持。二是紮實推進省級規劃中期評估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四川省礦產資源規劃管理製度,努力建立礦產資源規劃管理長效機製,進一步發揮規劃引領作用。
甘肅:科學布局,夯實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根基
截至目前,甘肅省“十四五”省級礦產資源規劃以及市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全麵完成審批發布工作。
據介紹,甘肅省通過部門協作方式,積極推進省級規劃編製工作。自然資源部全麵啟動第四輪礦產資源規劃編製工作以來,省政府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規劃編製工作,將省級規劃編製列入省政府重點工作與全省“十四五”規劃體係,與相關規劃持續對接。甘肅省自然資源廳在重視規劃編製工作的同時,強力推進礦產資源規劃實施。主要措施有:
一是完善政策製度,科學謀篇布局。2022年7月,甘肅省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由省政府正式印發實施,並印發《關於推動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甘肅廳印發《甘肅省地質調查“十四五”規劃》《甘肅省戰略性礦產找礦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5年)》《甘肅省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出台《甘肅省綠色礦山建設規範》《甘肅省綠色勘查技術指南》,形成全省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政策體係,使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高質量發展規劃體係更加健全。
二是推進調查勘查,夯實開發基礎。在規劃體係引領下,甘肅省全麵完成礦產資源國情調查工作;積極構建“基礎先行、基金銜接、商業跟進”的找礦機製,甘肅廳與張掖市、隴南市、甘南州政府分別簽訂了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形成礦產勘查開發合力。2022年全年累計投入各類資金10億元,安排124個基礎地質調查項目,完成1∶5萬礦調麵積15225平方千米,新圈定找礦靶區125個,新發現礦點167個。安排173個地勘基金項目,金、煤炭、晶質石墨、高純度石英新增了一批資源量。
三是狠抓礦權管理,延伸礦業產業鏈。按照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布局,甘肅省推進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按照“成熟一批、出讓一批”的原則,大力推進礦業權公開出讓,2022年完成6宗部級發證礦業權、59宗省級發證礦業權和204宗市縣級發證礦業權公開出讓,實現出讓收益380.12億元;協調隴東地區已出讓的煤炭采礦權人與地方政府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引導雙方在煤炭資源開發與就地轉化利用、煤礦機械製造等方麵全麵合作,全力推動探、采、選、加一體化發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凝心聚力,建立兵師兩級礦產資源規劃體係
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完成兵團、師兩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製發布、實施工作。據悉,這是兵團首次建立起兵師兩級礦產資源規劃體係。其主要做法為: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匯聚各方智慧力量,堅持開門編規劃。兵團自然資源局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工作專班推動規劃編製工作開展。為編製好規劃,兵團自然資源局成立調研組分赴各師市、團場調研,摸清現狀,分析存在的問題,了解經濟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多次召開規劃編製研討交流會,邀請各地專家對規劃編製建言獻策;開展了邊境沿線礦產資源開采等10個重點專題研究,支撐規劃編製工作開展。
二是立足職責使命,謀劃部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針對兵團體量小、分散分布的特點,圍繞全麵落實兵團向南發展、滿足邊境團場守邊的需要,在規劃編製工作中提出兵地融合推動涉及兵團的17個能源資源基地和國家規劃礦區建設,以集中連片團場為重點;劃定45個砂石土集中開采區。單獨設立專章,係統謀劃和部署有關地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工作。
三是強化統籌,做好銜接。堅持兵地“一盤棋”,兵團主動與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溝通,吸收了自治區在兵團轄區的工作部署和項目安排,讓國家規劃確定的任務和部機關安排部署在自治區、兵團不重不漏。
四是加強規劃與日常工作協同,保障實施。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師兩級礦產資源規劃數據均納入兵團自然資源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台;有關規劃部署已落地兵團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工程。(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