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重組三年 鞍本跑出央地合作“加速度”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改革重組三年 鞍本跑出央地合作“加速度”
發表時間 :2023-05-30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當下,中國鋼鐵行業發展正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長期以來,產業集中度低下,鐵礦石資源對外依賴度高是我國鋼鐵行業的痛點,麵對嚴峻的行業形勢,鋼鐵企業應如何盤活生產力,加快轉型高質量發展?
  “一季度利潤總額完成年預算階段性目標,鐵精礦、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均高於去年同期。”在鞍本重組的第三個年頭,鞍鋼集團用首季度“開門紅”交出了一份國企“答卷”。
  央地協同 破題“1+1>2”
  在遼寧,鐵礦石資源豐富的鞍本地區不僅孕育了“新中國工業搖籃”,更成為我國鋼鐵產業安全的“壓艙石”。然而作為擁有百年曆史的鋼鐵企業,鞍鋼、本鋼卻一直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困境。
  邁入發展新階段,深化供給側改革、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需求,正呼喚鋼鐵產業迎接新變革。
  2021年,鞍本直擊行業痛點,正式掛牌重組。56天實現順暢對接,180天完成重組進程,一年時間全麵完成590項整合融合任務,推遲了16年的鞍本重組跑出了“加速度”。
  曾是省屬國企的本鋼,一度受困於機構臃腫、冗員多、效率低等“國企病”,資產負債率高達90%。重組後,本鋼打出“1+2+N”係統性改革政策組合拳,走上了“改革+市場”發展之路,重構了市場化管控和市場化運營“兩個體係”。
  “一子落,滿盤活。”本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維用這6個字來形容鞍本重組給本鋼帶來的變革與重生。
  百煉方成鋼,曆經破釜沉舟的改革,本鋼2022年實現“彎道超車”,跑出了“加速度”:全年完成利潤總額10.2億元,銷售利潤率跑贏行業;實現淨利潤4.89億元,完成了考核奮鬥目標。
  對鞍鋼來說,“強強聯合”也為其發揮央企優勢,實現“雙核”戰略注入了“強心劑”。鞍本重組後,鞍鋼粗鋼年產能達到6300萬噸,位居國內第二、世界第三。全國鋼鐵產業集中度達到42%,形成“南有寶武、北有鞍鋼”的鋼鐵產業新格局。
  2022年,鞍鋼銷售利潤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連續三年跑贏大盤,龍頭作用日益凸顯。在鋼鐵強國的道路上,鞍鋼正向世界級企業進發,發揮中國鋼鐵應有的規模效應,奠定中國鋼鐵產業的話語權。
  管理再提升 激發傳統行業生命力
  隨著三項製度改革的持續推進,被盤活的不僅是企業資產,更有鋼鐵人的“精神氣”。
  “我們基層職工最大的感受是一個‘變’字。”在本鋼板材熱連軋廠三熱軋生產作業區一級技師郭鵬看來,改革重組中對機構崗位、職群隊伍、薪酬等方麵的一係列優化,真正改到了工人的心坎裏。
  “公司推行了‘幹到、算到、給到、得到’四‘到’機製,幹得多就掙得多,一目了然,真正實現了公平公正,工人們都拍手叫好。”
  打破“鐵飯碗”、“大鍋鈑”,深挖內在潛力,全員競爭上崗讓工人們從“圍著班組長轉”變成了“圍著活轉”,從“看著幹”轉變成“主動幹”,一線職工有了幹事創業更大的平台,原生動力進一步激活。
  “以前下班了,操作工就直接回家了;現在操作工下班後能夠主動留下來和技術人員共同分析當班發生的質量問題,想辦法、定措施。”郭鵬說。
  在“比武”競聘中,鞍鋼“聚焦85後、關注90後”,加大對年輕幹部的選拔和使用力度,為傳統行業注入年輕血液。在冷軋總廠,管理崗位中,上崗80後11人,占比36.67%;主任師級上崗80後23人,占比45.10%。
  “我徒弟成為集團技術比武狀元,競聘到了技術管理崗位,從而更好地發揮他的長處。”郭鵬表示,三項製度改革也打破了操作崗、技術崗之間的壁壘。“今年我作業區操作崗上有51人報考了技術職稱考試,報考率達到50%。”
  “我們大家都對本鋼的明天充滿信心,對自己的未來也充滿信心。”郭鵬說。
  轉型加速 邁向高質量發展
  改革紅利的持續釋放,讓重組後的鞍本在創新求變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台階。
  在本鋼礦業南芬露天礦,智慧開采正在成為老牌礦山的“新課題”。
  “我們推進了GPS卡調係統升級、GIS係統建設和牙輪鑽機自動布孔改造等工程。目前正在研發大汽車無人駕駛、鉤機遠程操控等項目。”本鋼礦業南芬露天礦廠長李彬表示,在創新創效中,礦山科研呈現出大繁榮新趨勢。
  作為亞洲最大的單體鐵礦,南芬露天礦現保有儲量約10億噸,是本鋼重要的原材料生產基地。2022年,礦山產量指標、技經指標、經營指標、設備效率均創曆史最佳;2023年一季度,完成采總2621萬噸,提產幅度達8%,突破奮鬥標高。
  在本鋼板材第三冷軋廠,世界最先進的冷軋生產線正在隆隆運作,工人們則在集控室對生產情況進行監控。據介紹,這條生產線能夠提供國內最寬幅、最高強度汽車用冷軋板和最高強度汽車用熱鍍鋅板。
  “以前每個機架都需要一個工人全手工操作,現在都是模型控製的,”據本鋼板材冷軋總廠廠長魏春新介紹,今年10月,一冷也將完成智能化改造,各個機組都實現集中在3個操作台6個操作位。
  從“數量為王”到“以質取勝”,如今的冷軋總廠明星產線的產能利用率達到105-125%,冷軋抗氧化免塗層熱壓成型鋼新產品試製成功填補世界空白,並曆史上首次躋身國際一流汽車(奔馳)生產供貨商平台。
  “2023年年初,在一汽紅旗產量快速提升階段,本鋼用15天的時間完成合同生產,保證了一汽紅旗的材料供應。”作為長期合作夥伴,中國一汽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采購部主任趙軍懿對本鋼的新風貌同樣印象深刻。
  “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和普及,以及一汽‘All in’新能源戰略的推廣,本鋼和一汽將在高強鋼、新材料、熱成型材料輕量化等方麵展開進一步合作,形成更加穩定的戰略合作關係。”他說。
  “鞍本重組成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經典案例,不僅重塑了中國鋼鐵行業產業格局,而且涉及央企重組地方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東北振興等重大改革實踐,探索出一條我國特大型國有鋼鐵企業重組改革的新路徑,從任何角度看都具有典範意義。”楊維表示。(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