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興加快推進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湖南永興加快推進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
發表時間 :2023-06-0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記者從湖南省永興縣自然資源局獲悉,該局因地製宜采取4種修複方式,加快推進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堅決完成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的有關問題整改任務,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據了解,永興縣以2022年度曆史遺留圖斑核查的曆史遺留礦山數據為基礎,深入研究現有曆史遺留礦山損毀狀況、土地權屬、存在的主要生態問題等,依據國土空間規劃,因地製宜采取4種礦山生態修複方式。
  一是自然修複,即采礦損毀土地不需進行工程幹預,依靠生態係統自我調節能力逐步得到恢複。該修複方式不允許在修複場地內進行翻土、取石、搬運、墾殖等人類活動,主要采取封閉修複場地、拆除廢棄設施等措施,消除影響自然恢複的生態脅迫因子,依賴場地和周邊生態係統自我愈合能力,促進植被再生和生物種群恢複。
  二是輔助再生,即采礦損毀土地表土不適合植被生長,需要進行土地平整、表土覆蓋和培肥才能使受損生態係統逐步恢複。該修複方式通過坡麵危岩清理、采坑回填、廢石(渣)清理等,消除地質安全隱患;通過坡麵修整、土壤改良、截排水等人工輔助措施進行場地平整,改善土壤功能,為植被恢複提供條件。生態修複過程中,禁止引入對當地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的外來物種,嚴格篩選適合當地的植物物種,采取補植、補播、撫育、間伐、雜灌草清除等人工輔助措施,加快場地生態係統結構和功能的修複。
  三是生態重建,即采礦損毀土地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消除礦山地質環境問題隱患,進行地貌重塑、土壤重構、植被重建等。生態重建根據礦山地貌破壞方式與損毀程度,結合礦山周邊地貌特點,通過地形重塑、土地整治、重構截排水係統等措施,重新塑造一個與周邊地貌相協調的新地貌。在地貌重塑和土壤重構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種群組成和結構,借助人工,重建與周邊生態係統相協調的生態係統,保障植物群落持續穩定。
  四是轉型利用,即將采礦損毀的土地恢複為耕地等用於農業生產,或恢複為城鄉建設用地用於各類建設活動。礦山位於國土空間規劃中的農業空間區域,修複方向優先考慮恢複農業生產功能;礦山位於城鎮空間區域,修複方向優先考慮恢複城鎮開發利用條件,盤活工礦廢棄地利用。
  “推進曆史遺留礦山生態修複工作,將有效修複自然景觀,美化環境,而且使土地得到平整治理,土壤得到改善,增加地麵林草植被,改善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產生環境、經濟、社會等多重效益。”永興局有關負責人說。(中國自然資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