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科學:南海北部深水區油氣勘探進展與未來展望
發表時間 :2023-06-1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21世紀以來,海洋油氣勘探的重心已經進入深水領域,全球已探知的近半數海洋油氣資源分布在深水區,深水已經成為全球油氣增儲上產的主要領域。南海是我國唯一發育深水盆地的海域,勘探前景廣闊,潛力巨大,是我國油氣最重要的戰略接替區之一 。
中國工程院周守為院士、謝玉洪院士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2年第3期發表《南海北部深水區油氣勘探進展與未來展望》一文。文章闡述了五項重大勘探地質理論認識和兩項勘探技術創新成果,探討了深水油氣勘探將要麵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展望了南海北部深水區中深層、潛山及岩性圈閉三大領域的勘探前景。文章指出,南海北部陸緣深水區的拆離作用控製了珠江口盆地和瓊東南盆地大型凹陷的形成,發育了湖相、海陸過渡相和海相三套規模烴源岩;高 ? 變地溫控製凹陷烴源岩快速生烴,建立了瓊東南盆地深水區大型軸向峽穀水道油氣成藏模式、白雲凹陷深水區深水扇天然氣晚期成藏模式和深水區“斷 ? 脊”聯控油氣差異聚集成藏模式。同時自主創新研發了立體震源激發和“犁形”纜接收的寬頻采集處理技術。在多項地質理論認識和創新技術的指導下,發現以“深海一號”等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氣田,對於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供應、促進海南自貿區(港)能源綠色發展、推動我國油氣增儲上產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
中國工程院周守為院士、謝玉洪院士研究團隊在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2年第3期發表《南海北部深水區油氣勘探進展與未來展望》一文。文章闡述了五項重大勘探地質理論認識和兩項勘探技術創新成果,探討了深水油氣勘探將要麵臨的挑戰和應對策略,展望了南海北部深水區中深層、潛山及岩性圈閉三大領域的勘探前景。文章指出,南海北部陸緣深水區的拆離作用控製了珠江口盆地和瓊東南盆地大型凹陷的形成,發育了湖相、海陸過渡相和海相三套規模烴源岩;高 ? 變地溫控製凹陷烴源岩快速生烴,建立了瓊東南盆地深水區大型軸向峽穀水道油氣成藏模式、白雲凹陷深水區深水扇天然氣晚期成藏模式和深水區“斷 ? 脊”聯控油氣差異聚集成藏模式。同時自主創新研發了立體震源激發和“犁形”纜接收的寬頻采集處理技術。在多項地質理論認識和創新技術的指導下,發現以“深海一號”等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氣田,對於保障粵港澳大灣區能源供應、促進海南自貿區(港)能源綠色發展、推動我國油氣增儲上產具有重要意義。
原文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