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資源鑽探有了智能導航:引導準確打入最佳開采點位
發表時間 :2023-08-29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8月2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發的智能導鑽係統成功在位於塔裏木盆地西部的TP259-2H生產井實鑽應用。該係統能夠精準刻畫地下油氣層結構,為鑽頭提供智能導航服務,引導鑽頭準確打入最佳開采點位,有效提高油氣資源單井產量和開采效率。
8月上旬的生產數據顯示,TP259-2H生產井應用智能導鑽係統後,日產石油13.5噸、天然氣4.2萬方,油氣產量是鄰井的約5倍。更重要的是,智能導鑽係統通過該生產井新發現地質儲量天然氣5.1億方、凝析油16萬噸,並實現白堊係舒善河組下2段儲層的首次油氣突破,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提供了新陣地。
塔裏木盆地白堊係油氣藏埋深於4000米以深的地層中,結構為千層餅狀,具有非均質性強、儲層薄和構造起伏大等特點。“這就導致準確定位油氣儲層空間發育位置難度大,常規的定向鑽井技術難以高效采出該類複雜儲層賦存的油氣資源。”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高級工程師田飛說。
在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朱日祥院士和底青雲院士帶領下,研究團隊同西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工程技術管理部和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相關團隊聯合進行了智能導鑽係統實鑽應用技術攻關。
2023年7月,研究人員利用自主研發的智能導鑽係統成功開展了生產井的實鑽應用。其中,隨鑽方位電磁波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在TP259-2H生產井開展了地質工程一體化作業,入井深度4260米,完鑽深度4538米,為油田現場鑽井軌跡控製與精準鑽遇優質砂體提供了實時參數;三維靶點精準導航技術構建的鑽前地震地質模型精度優於5米、靶點預測精度優於1米,隨鑽三維模型實時更新速度小於0.5小時,為水平井著陸和準確中靶提供了決策依據。
“西北油田生產井實鑽應用的成功,驗證了‘智能導鑽’理論技術體係的可靠性,顯示了其對我國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鑽探的重要作用,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田飛說。(科技日報)
8月上旬的生產數據顯示,TP259-2H生產井應用智能導鑽係統後,日產石油13.5噸、天然氣4.2萬方,油氣產量是鄰井的約5倍。更重要的是,智能導鑽係統通過該生產井新發現地質儲量天然氣5.1億方、凝析油16萬噸,並實現白堊係舒善河組下2段儲層的首次油氣突破,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提供了新陣地。
塔裏木盆地白堊係油氣藏埋深於4000米以深的地層中,結構為千層餅狀,具有非均質性強、儲層薄和構造起伏大等特點。“這就導致準確定位油氣儲層空間發育位置難度大,常規的定向鑽井技術難以高效采出該類複雜儲層賦存的油氣資源。”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高級工程師田飛說。
在中國科學院地質地球所朱日祥院士和底青雲院士帶領下,研究團隊同西北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工程技術管理部和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相關團隊聯合進行了智能導鑽係統實鑽應用技術攻關。
2023年7月,研究人員利用自主研發的智能導鑽係統成功開展了生產井的實鑽應用。其中,隨鑽方位電磁波電阻率成像測井儀在TP259-2H生產井開展了地質工程一體化作業,入井深度4260米,完鑽深度4538米,為油田現場鑽井軌跡控製與精準鑽遇優質砂體提供了實時參數;三維靶點精準導航技術構建的鑽前地震地質模型精度優於5米、靶點預測精度優於1米,隨鑽三維模型實時更新速度小於0.5小時,為水平井著陸和準確中靶提供了決策依據。
“西北油田生產井實鑽應用的成功,驗證了‘智能導鑽’理論技術體係的可靠性,顯示了其對我國深層油氣高效低成本鑽探的重要作用,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田飛說。(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