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中央單位機關行政編製數量出現調整,民政部等減編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多個中央單位機關行政編製數量出現調整,民政部等減編
發表時間 :2023-11-1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近日,中國機構編製網公布了民政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多部門的最新版“三定方案”。對比新舊版本的“三定方案”,一些部門在機關行政編製方麵出現了數量調整。
  例如,2023年11月10日公布的《民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規定:民政部機關行政編製324名。設部長1名,副部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47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3名)。
  2019年1月公布的版本規定:民政部機關行政編製333名。設部長1名,副部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47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3名)。
  2023年11月10日公布的《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規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機關行政編製910名。設局長1名,副局長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114名(含首席風險官、首席檢查官、首席律師、首席會計師各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
  2018年11月公布的《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則規定: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事業編製925名。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107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首席風險官、首席檢查官、首席律師和首席會計師各1名)。
  2023年11月10日公布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製規定》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行政編製572名。設主席1名,副主席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77名(含首席律師、首席風險官、首席檢查官各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機關紀委書記1名)。
  2010年11月公布的版本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機關事業編製為248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4名;局級領導職數52名(含正副秘書長3名,首席律師、首席會計師、首席稽查各1名和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
  2023年10月31日公布的《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應急管理部職責機構編製的通知》提到:根據職責調整,核增應急管理部應急指揮中心10名行政編製、隊伍建設局5名行政編製。調整後:應急管理部設20個內設機構及機關黨委(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離退休幹部局。機關行政編製558名。部門領導職數為部長1名,副部長4名(不含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職數),政治部主任(副部級)1名。應急管理部主要負責同誌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第一政治委員,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局長,應急管理部政治部主任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政治委員。司局級領導職數96名(含總工程師3名、安全生產監察專員7名、應急指揮專員7名、保密委員會專職委員1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4名、應急指揮中心副主任兼任國家消防救援局指揮中心主任1名)。
  2020年10月公布的版本提到:應急管理部設20個內設機構及政治部、機關黨委(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離退休幹部局。機關行政編製565名。設部長1名,副部長4名,政治部主任(副部級)1名,司局級領導職數95名(含總工程師3名、安全生產監察專員7名、應急指揮專員7名、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離退休幹部局領導職數4名)。
  另外,今年稍早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相關通知,調整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職責機構編製,調整中國社會科學院職責等事項。通知也提到了部分機構編製數量調整的信息。
  例如,工信部:將科學技術部的高新技術司、25名行政編製、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6名行政編製、2名司局級領導職數劃入工業和信息化部。調整後,工業和信息化部內設機構23個,機關行政編製725名,司局級領導職數110名。
  生態環境部:將科學技術部的組織擬訂科技促進生態環境發展規劃和政策職責,及其內設的社會發展科技司4名行政編製、1名司局級領導職數劃入生態環境部。調整後,生態環境部內設機構21個,機關行政編製50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79名。
  衛健委:將科學技術部4名行政編製、1名司局級領導職數劃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3名行政編製劃入民政部。調整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內設機構19個,機關行政編製44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81名。
  人民銀行:根據職責劃轉,相應核減中國人民銀行30名行政編製、6名司局級領導職數。調整後,中國人民銀行內設機構20個,機關行政編製714名,司局級領導職數87名。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方案提到: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人員編製統一按照5%的比例進行精減,收回的編製主要用於加強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中央垂管派出機構、駐外機構不納入統一精減範圍,根據行業和係統實際,盤活用好存量編製資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