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
發表時間 :2024-03-0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為全麵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動能,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能源局印發了《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年版)》(發改環資〔2024〕165號,以下簡稱《目錄》)。
  《目錄》是在《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基礎上,結合綠色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修訂形成。《目錄》共分三級,包括7類一級目錄、31類二級目錄、246類三級目錄。《目錄》及其解釋說明,明確了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複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等綠色低碳轉型重點產業的細分類別和具體內涵,對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轉型提供支撐,為各地方、各部門製定完善相關產業支持政策提供依據。
  《目錄》應用實施過程中,各地方、各部門可根據各自區域、領域發展重點,以《目錄》為基礎,出台和完善有關政策措施;根據工作實際製修訂細化目錄、子目錄或拓展目錄。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符合《目錄》要求的項目或活動提供金融支持。
  綠色低碳轉型產業指導目錄(2024 年版)
  1 節能降碳產業
  1.1高效節能裝備製造
  1.1.1 節能鍋爐製造
  1.1.2 節能窯爐製造
  1.1.3 節能內燃機製造
  1.1.4 高效發電機及發電機組製造
  1.1.5 節能型泵及真空設備製造
  1.1.6 節能型氣體壓縮設備製造
  1.1.7 節能電動機、微特電機製造
  1.1.8 節能風機風扇製造
  1.1.9 節能型變壓器、整流器、電感器和電焊機製造
  1.1.10 高效節能磁懸浮動力裝備製造
  1.1.11 節能農資製造
  1.1.12 節能采礦、建築材料生產專用設備製造
  1.1.13 高效節能低碳商用設備製造
  1.1.14 高效節能低碳家用電器製造
  1.1.15 高效照明產品及係統製造
  1.1.16 高效節能爐具灶具設備製造
  1.1.17 餘熱餘壓餘氣利用設備製造
  1.1.18 綠色建築材料製造
  1.1.19 能源計量、檢測、監測、控製設備製造
  1.2先進交通裝備製造
  1.2.1 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製造
  1.2.2 綠色船舶製造(不含造船廠建設)
  1.2.3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製造
  1.2.4 先進高效航空裝備製造
  1.2.5 先進港口裝卸作業設備製造
  1.3節能降碳改造
  1.3.1 鍋爐(窯爐)節能改造和能效提升
  1.3.2 汽輪發電機組係統能效提升
  1.3.3 電機係統能效提升
  1.3.4 電網節能改造
  1.3.5 餘熱餘壓利用
  1.3.6 能量係統優化
  1.3.7 綠色照明改造
  1.3.8 船舶綠色低碳升級改造
  1.4重點工業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1.4.1 節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
  1.4.2 工藝改進和流程優化
  1.4.3 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1.5溫室氣體控製
  1.5.1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
  1.5.2 消耗臭氧層物質替代品開發與利用
  1.5.3 工業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減排
  2 環境保護產業
  2.1先進環保裝備和原料材料製造
  2.1.1 大氣汙染防治裝備製造
  2.1.2 水汙染防治裝備製造
  2.1.3 土壤汙染治理與修複裝備製造
  2.1.4 固體廢棄物收集、貯存、運輸及處理處置裝備製造
  2.1.5 噪聲與振動控製設備製造
  2.1.6 放射性汙染防治和處理設備製造
  2.1.7 環境汙染處理藥劑材料製造
  2.1.8 無毒無害原料、產品生產與替代使用
  2.1.9 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生產
  2.1.10 環境監測儀器與應急處理設備製造
  2.1.11 公約管控化學物質汙染治理裝備製造
  2.1.12 低(無)汙染排放裝備製造
  2.2大氣汙染治理
  2.2.1 工業脫硫脫硝除塵改造
  2.2.2 重點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2.2.3 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
  2.2.4 工業廠礦大氣汙染物無組織排放控製
  2.2.5 城市揚塵綜合整治
  2.2.6 餐飲油煙汙染治理
  2.2.7 大氣氨排放控製
  2.3水汙染治理
  2.3.1 水體保護及地下水汙染防治
  2.3.2 重點流域海域水環境治理
  2.3.3 城市(含縣城)黑臭水體整治
  2.3.4 重點行業水汙染治理
  2.3.5 工業園區水汙染集中治理
  2.4土壤汙染治理
  2.4.1 農用地汙染治理
  2.4.2 建設用地汙染治理
  2.4.3 農林草業麵源汙染防治
  2.4.4 沙漠汙染治理
  2.5其他汙染治理和環境綜合整治
  2.5.1 工業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處置
  2.5.2 危險廢物處理處置
  2.5.3 噪聲和振動汙染治理
  2.5.4 惡臭汙染治理
  2.5.5 新汙染物治理
  2.5.6 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
  2.5.7 園區汙染治理集中化改造
  2.5.8 交通車船汙染治理
  2.5.9 船舶港口汙染防治
  2.5.10 畜禽和水產養殖廢棄物汙染治理
  2.5.11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3 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3.1資源循環利用裝備製造
  3.1.1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裝備製造
  3.1.2 水資源高效及循環利用裝備製造
  3.1.3 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裝備製造
  3.1.4 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裝備製造
  3.1.5 廢舊物資循環利用裝備製造
  3.1.6 垃圾資源化利用裝備製造
  3.1.7 廢氣回收利用裝備製造
  3.2資源循環利用
  3.2.1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
  3.2.2 水資源高效及循環利用
  3.2.3 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
  3.2.4 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
  3.2.5 廢舊物資循環利用
  3.2.6 垃圾資源化利用
  3.2.7 廢氣回收利用
  3.2.8 園區循環化改造
  3.2.9 木材高效加工及循環利用
  4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4.1新能源與清潔能源裝備製造
  4.1.1 風力發電裝備製造
  4.1.2 太陽能利用裝備製造
  4.1.3 生物質能利用裝備製造
  4.1.4 水力發電和抽水蓄能裝備製造
  4.1.5 核電裝備製造
  4.1.6 燃氣輪機裝備製造
  4.1.7 地熱能開發利用裝備製造
  4.1.8 海洋能開發利用裝備製造
  4.1.9 非常規油氣裝備製造
  4.1.10 海洋油氣裝備製造
  4.1.11 新型儲能產品製造
  4.1.12 氫能“製儲輸用”全鏈條裝備製造
  4.1.13 智能電網產品和裝備製造
  4.2清潔能源設施建設和運營
  4.2.1 風力發電設施建設和運營
  4.2.2 太陽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4.2.3 生物質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4.2.4 大型水力發電設施建設和運營
  4.2.5 核電站及核能綜合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4.2.6 地熱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4.2.7 海洋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
  4.2.8 氫能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4.2.9 熱泵設施建設和運營
  4.3能源係統安全高效運行
  4.3.1 電力源網荷儲一體化及多能互補工程建設和運營
  4.3.2 新型儲能設施建設和運營
  4.3.3 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和運營
  4.3.4 小型水電站更新改造
  4.3.5 智能電網建設和運營
  4.3.6 新型電力負荷管理係統建設和運營
  4.3.7 天然氣輸送儲運調峰設施建設和運營
  4.3.8 分布式能源工程建設和運營
  4.3.9 能源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4.4傳統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4.4.1 煤炭清潔生產
  4.4.2 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4.4.3 煤電機組節能降碳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和清
  潔高效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建設
  4.4.4 清潔燃油生產
  4.4.5 原油、天然氣清潔生產
  4.4.6 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
  4.4.7 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利用
  4.4.8 油氣田甲烷采收利用
  5 生態保護修複和利用
  5.1生態農林牧漁業
  5.1.1 現代化育種育苗
  5.1.2 種質資源保護
  5.1.3 綠色農業生產
  5.1.4 有機、綠色等認證農業
  5.1.5 農作物種植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和運營
  5.1.6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
  5.1.7 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
  5.1.8 農業生態係統保護修複
  5.1.9 森林資源培育和經營
  5.1.10 林業基因資源保護
  5.1.11 林下種養殖和林下采集
  5.1.12 森林遊憩和康養
  5.1.13 竹產業
  5.1.14 綠色畜牧業
  5.1.15 綠色漁業
  5.1.16 海洋牧場建設和運營
  5.2生態保護修複
  5.2.1 生物多樣性保護
  5.2.2 自然保護地建設和保護性運營
  5.2.3 天然林保護修複
  5.2.4 草原保護修複
  5.2.5 森林草原防滅火體係建設和運維
  5.2.6 荒漠化和石漠化綜合治理
  5.2.7 水土流失綜合治理
  5.2.8 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複
  5.2.9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複
  5.2.10 有害生物災害防治
  5.2.11 水生態係統旱澇災害防控及應對
  5.2.12 濕地保護修複
  5.2.13 海洋生態、海域海岸帶和海島生態修複
  5.2.14 增殖放流
  5.3國土綜合整治
  5.3.1 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
  5.3.2 地下水超采區治理與修複
  5.3.3 土地綜合整治
  5.3.4 礦山地質環境恢複治理和生態修複
  6 基礎設施綠色升級
  6.1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
  6.1.1 綠色建築建設和運營
  6.1.2 超低能耗和低碳建築建設和運營
  6.1.3 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和運營
  6.1.4 綠色農房建設、改造和運維
  6.1.5 建築可再生能源應用
  6.1.6 裝配式建築設計和建造
  6.1.7 建築工程智能建造
  6.2綠色交通
  6.2.1 綠色公路建設和公路交通基礎設施綠色低碳化改造
  6.2.2 交通樞紐場站綠色化改造
  6.2.3 充電、換電和加氣等設施建設和運營
  6.2.4 智能交通體係建設和運營
  6.2.5 共享交通設施建設和運營
  6.2.6 城鄉客運係統建設和運營
  6.2.7 城市慢行係統建設和運營
  6.2.8 環境友好型鐵路建設運營和鐵路綠色化改造
  6.2.9 多式聯運係統與公轉鐵、公轉水建設和運營
  6.2.10 公路甩掛運輸係統建設和運營
  6.2.11 綠色民航
  6.2.12 綠色港口和航道
  6.3綠色物流
  6.3.1 綠色物流樞紐、綠色物流園區建設和運營
  6.3.2 綠色倉儲設施(含冷庫)建設
  6.3.3 綠色糧食倉儲物流設施建設和運營
  6.3.4 綠色物流技術設備應用
  6.4環境基礎設施
  6.4.1 園林綠化建設、養護管理和運營
  6.4.2 海綿城市建設和運營
  6.4.3 城鎮供水管網分區計量漏損控製建設和運營
  6.4.4 水利設施智能化建設
  6.4.5 城鎮汙水收集係統排查改造建設修複
  6.4.6 入河入海排汙口排查整治及規範化建設
  6.4.7 汙水汙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和運營
  6.4.8 生活垃圾收運與處理設施建設和運營
  6.4.9 生態環境監測係統建設和運營
  6.4.10 生態安全預警體係和生態保護修複信息平台建設和
  運維
  6.5城鄉能源基礎設施
  6.5.1 城鎮電力設施智能化建設運營和改造
  6.5.2 城鎮一體化集成供能設施建設和運營
  6.5.3 城鎮集中供熱係統清潔化、低碳化建設運營和改造
  6.5.4 農村清潔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營
  6.6信息基礎設施
  6.6.1 通信網絡設施節能改造
  6.6.2 綠色數據中心建設
  6.6.3 數據中心節能改造
  7 綠色服務
  7.1谘詢監理
  7.1.1 綠色低碳轉型產業項目勘察服務
  7.1.2 綠色低碳轉型產業項目谘詢和設計服務
  7.1.3 綠色低碳轉型產業項目施工監理服務
  7.1.4 其他綠色低碳轉型產業相關谘詢服務
  7.2運營管理
  7.2.1 能源管理體係建設
  7.2.2 合同能源管理
  7.2.3 合同節水管理
  7.2.4 電力需求側管理
  7.2.5 資源循環利用第三方服務
  7.2.6 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
  7.2.7 數字化賦能綠色低碳管理
  7.3監測檢測
  7.3.1 能耗在線監測係統建設
  7.3.2 溫室氣體排放源監控
  7.3.3 環境損害監測評估
  7.3.4 汙染源監測
  7.3.5 企業環境監測
  7.3.6 生態環境監測和生態安全預警
  7.3.7 生態係統碳匯監測評估
  7.3.8 碳監測評估
  7.4評估審查核查
  7.4.1 節能評估和能源審計
  7.4.2 節能和能效診斷
  7.4.3 碳排放相關核算、核查等服務
  7.4.4 建築能效與碳排放測評
  7.4.5 清潔生產審核
  7.4.6 環境影響評價
  7.4.7 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與評估
  7.4.8 自然資源生態保護補償和資產損害賠償鑒定評估
  7.4.9 生態保護修複產品和生態係統評估
  7.4.10 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
  7.4.11 水土保持評估
  7.4.12 綠色製造評價
  7.5綠色技術產品研發認證推廣
  7.5.1 綠色技術產品研發
  7.5.2 綠色技術產品認證推廣
  7.5.3 綠色技術交易
  7.6資源環境權益交易
  7.6.1 碳交易
  7.6.2 用能權交易
  7.6.3 用水權交易
  7.6.4 排汙權交易
  7.6.5 林權交易
  7.6.6 可再生能源綠證和綠色電力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