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鎳企多數減產 國產鎳麵臨新機遇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全球鎳企多數減產 國產鎳麵臨新機遇
發表時間 :2024-06-04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一季度,海外鎳企的運營報告披露,受到去年全球鎳價大幅下滑的影響,一季度海外鎳礦產量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同時本月鋰電池行業規範的發布,未來國內新增產能投放也將趨於嚴格。未來鎳價的將如何發展?
  鎳價二季度為何能夠實現累庫上漲?
  近期鎳和不鏽鋼均走出上漲趨勢,但上漲的路徑有明顯區別。主要原因在於海內外環境的迥異。首先兩個品種上漲的共同原因在於宏觀政策的提振。當前地產新政策包括地方政府進入存量房地產市場,穩定了市場基本預期。但上漲的路徑卻出現分化:首先不鏽鋼主要影響因素是偏國內需求。無論是地產的企穩還是消費的改善,側重點都還是偏國內。但國內需求並未對基本麵產生較大改善。鋼廠排產持續增加,以及社會庫存的累庫使得上漲乏力,近月合約上漲時受困於巨量注冊倉單影響,漲幅有限。但鎳品種則有所不同,側重點更偏重宏觀,包括海外成本端和整體有色品種的溢價。首先由於國內鎳礦對於印尼的海外依存度較大,海外五大鎳企受困於前期相對曆史低位,一季度均有減產。另外印尼端的配額供給有限,導致市場對於成本端的定價更加敏感。因此即使國內新能源企業的鎳濕法中間品項目不斷投產,鎳板連續累庫,總體鎳價仍然突破半年新高。同時鎳處於有色金屬板塊,銅鋁鋅等品種的過大溢價也影響到鎳作為有色板塊的定價。因此雖然近期鎳和不鏽鋼同時上漲,但上漲的幅度和流暢度都有明顯的區別。
  海外鎳企減產,過剩供應是否緩解?
  隨著一季度結束,全球頭部鎳企季度報告相繼出爐,受到前期鎳價的低迷影響,海外大型鎳礦企業在一季度均有下降。當前全球鎳產能前五的礦山企業:諾裏爾斯克鎳業(俄羅斯)、淡水河穀(巴西)、嘉能可(加拿大)、住友金屬礦山(日本)以及必和必拓(澳大利亞),均有不同程度減產。
  海外鎳企一季度減產原因有所分化。一季度諾裏爾斯克最新生產報告,鎳總產量4.21萬噸,環比大幅減少33%。俄鎳作為全球鎳產品最大的生產商,受到俄烏衝突加劇以及中國鎳企的崛起,全球的市場空間逐漸被壓縮。同時諾裏爾斯克鎳業生產的鎳板作為產量最大的LME交割鎳品牌之一,在4月份受到歐美新一輪製裁,預計二季度的全球產量將繼續下降,未來的出口將大幅減少。俄鎳在交易所庫存量平均每月庫存量約為2.48萬噸金屬噸,未來無法作為交割品牌已成定局,後續將逐漸影響上遊鎳礦的開采計劃。另一方麵,巴西和澳大利亞的礦企,如必和必拓和淡水河穀的減產主要是受到一季度鎳價的低迷。由於海外鎳礦銷價總體參考LME鎳價,同期鎳價大幅下跌,使得鎳礦項目的開發和銷售支出不相匹配,導致一季度鎳產量大幅減少12%和4%。雖然當前鎳價重新突破2萬美元大關,但短期內價格刺激傳導到礦山開采仍然需要時間,在全球鎳庫存仍然高位下,預計二季度海外企業的鎳指導產量仍將減少。
  精煉鎳的產能不斷,海外交易所的國產品牌逐漸增加一季度以來雖然國內電積鎳利潤有所縮小,但各地方項目擴產並未停止。去年精煉鎳產量為24.51萬噸,從新投產項目來看,預計今年全年將新增電積鎳的產能約9.73萬噸。國內三大生產商華友、中偉和格林美隨著在LME在注冊成為交割品牌,投入產能不斷擴大。今年預計以中偉股份為代表的廣西預計擴產約3.4萬噸,華友鈷業在浙江擴大約1.26萬噸,以及金川集團將在甘肅擴產約1.96萬噸。總體來看,今年電積鎳產量將達到35.44萬噸,相較於去年將增長超過40%。
  2023年以來,國內企業受益於印尼大量中間品原料的進口,國內精煉鎳產能不斷提高,帶動國內精煉鎳庫存快速得帶提升,而出口到亞洲的注冊倉單量也在逐漸提高,國內市場精煉鎳的主要消費行業集中在合金鑄造、電鍍及不鏽鋼行業。在國內合金以及電鍍行業平穩背景下,為消化過剩產能,企業積極擴大電積鎳出口。目前國內鎳企在海外LME有6個注冊品牌,產能達到17.1萬噸。當前亞洲擁有兩個主要的LME交割地來即新加坡和韓國,去年以來兩地交割庫從1.3萬噸上漲到3.2萬噸。短期內,國內品牌在市場逐漸需求飽和下,將擴大出口爭奪其他國家的鎳的全球市場份額。
  俄鎳受製裁影響繼續,國產鎳填補空白4月歐美加強對於俄鎳製裁,倫敦LME交易所發布公告自4月13號以後不再接受新生產的俄鎳、銅和鋁在交易所注冊。LME發布的最新月度金屬庫存報告顯示來看,當前俄鎳在LME交易所存量庫存為2.48萬噸,占比為33.31%,較上月已經逐漸下降。預計未來俄品牌將從交易所庫存中逐漸退出,將留下近30%左右的市場空缺。諾裏爾斯克鎳業生產的鎳板作為產量最大的LME交割鎳品牌之一,未來一旦無法作為交割品牌,將會對後續鎳礦的生產計劃產生顯著的影響。
  另一方麵,雖然俄鎳逐漸將銷售重心從歐洲轉移亞洲市場,但受困於鎳價整體低迷影響,當前俄鎳經過中國保稅區再轉出口的方式仍然處於虧損。俄鎳的進口提單虧損額度仍然較大,未來除非鎳價回到在3萬美元附近,否則進口海外鎳板仍然會處於小幅虧損。
  在俄鎳受製於歐美製裁下,國產精煉鎳麵臨海外機遇。前四個月中國精煉鎳出口量約2.16萬噸,同比增加74%。根據LEM發布的按照原產地統計的交易所庫存來看,1月份國產交易所庫存為8千噸,而在4月底已經上漲至1.2萬噸,上漲4千噸。未來隨著國內產能擴張,海外精煉鎳的市場占有率將逐步的提升。
  新政策引領,減輕過剩產能本月政府針對鋰電池行業發布征求意見稿,被行業媒體稱為新能源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旨在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盲目擴張,更多依靠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改善以及降低生產成本來提高新能源電池行業的發展。
  大宗商品鎳、鋰需求與鋰電池的正極材料有著密切關係。三元材料材料中鎳鈷錳三元體NCM,鎳鈷鋁三元體為NCA都含有大量的鎳元素,而磷酸鐵鋰則含有大量的鋰元素。當前隨著行業技術的進步,新的規範將在電池分類、能量密度也都有更加嚴格的要求。因此鋰電行業的新的引導規範有利於遏製產能的抵消擴張,對於期貨市場來說總體有利於鎳鋰品種的長期的發展,遏製當前產能盲目擴張,減少鎳和鋰元素的供給端的過剩。
  新宏觀環境下,鎳價走出低穀近期鎳價盤麵突破新高,滬鎳突破半年高點15萬元,而倫鎳也突破2萬美元大關,在當前國內產能持續增長,海外產能減產的背景下,國內精煉鎳無論是出口填補海外空缺還是滿足國內需求,當前國產鎳品牌均麵臨較大機遇。同時2萬噸俄鎳交易所庫存逐步消化後,未來將為國產精煉鎳留下較大的市場份額填補。另一方麵,鋰電行業的新規有利於遏製地方低效的項目擴產,提高行業的集中度,中長期來看也有利於減少鎳和鋰元素的供給端的過剩。因此綜合來看,無論海內外供給端,限製產能的利多消息頻發,未來滬鎳在有色金屬整體強勢下將逐漸扭轉悲觀預期。(華安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