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財稅體製改革任務明確 專家解讀新提法的背後深意
發表時間 :2024-07-23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21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圍繞深化財稅體製改革,從健全預算製度、健全稅收製度、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等方麵作出重要部署。決定中的一些新提法、新表述該如何理解?為此,記者采訪多位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進行解讀。
健全預算製度
專家表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製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方麵。決定中涉及財稅改革的表述達30餘處,重點聚焦預算製度改革、稅製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改革等。
圍繞健全預算製度,決定提出“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統一預算分配權,提高預算管理統一性、規範性”“完善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決定將政府預算管理口徑明確為“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範圍。其中,依托“行政權力”“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政府收入對應著稅收、非稅收入以及國有資產收入。將依托“政府信用”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是新的提法,或許意味著未來中央將對發行國債尤其是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等形成的資產進一步規範管理。
“決定提出‘統一預算分配權’,在中央層麵可能也是新提法。”劉劍文認為,現代預算製度的目標是規範政府收支行為,“統一預算分配權”或許意味著中央將強化預算分配的決策權和審批權,同時還將提高預算管理的統一性、規範性和法治化。
此外,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財政部已印發《政府財務報告編製辦法》《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製操作指南》《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製操作指南》等多項製度規範。決定強調“完善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意味著相關方麵製度還將繼續完善。
健全稅收製度
圍繞健全稅收製度,決定提出“優化稅製結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製度”“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製度”“健全直接稅體係,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製度”等。
劉劍文認為,對於稅製改革,決定明確了稅製改革要實現“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製度”這一目標,強調了“稅收製度”要有利於高質量發展,要有利於社會的公平,要有利於市場的統一。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稅收立法相關工作,已完成13種稅收立法工作,下一步推進增值稅立法等工作將有利於增強我國稅法的確定性,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同時,決定提出‘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製’,這將進一步充分發揮稅收引導資源配置和鼓勵技術創新的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李旭紅說。
決定還提出“健全直接稅體係,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製度,規範經營所得、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政策,實行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
李旭紅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依托科技進步提升全要素生產力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合理的收入分配機製。“直接稅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收入分配,因此健全直接稅體係將有利於進一步發揮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的公平和共同富裕。”李旭紅說。
決定還提出“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製度”。對此,李旭紅表示,新興業態的納稅主體、商業模式、利潤來源等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對傳統稅製提出了新的挑戰。提升稅收製度與新興經濟的適配性,並通過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規範管理,有利於促進新興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
在完善央地財政關係方麵,決定提出“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明確“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等一係列改革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誌勇表示,決定從“轉移支付”“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非稅收入等方麵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未來相關政策的細化和落地值得期待。
李旭紅表示,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和抵扣鏈條,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將有助於保障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同時,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並為地方附加稅,並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有助於增強地方的自主財力。
劉劍文表示,決定提出的“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是解決地方財力不足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即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合理擴大債券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規模、領域和比例等為地方政府提供財力。
“決定還強調‘完善政府債務管理製度’‘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係和防範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製’‘加快地方融資平台改革轉型’等。”劉劍文說,麵對地方債務管理不規範問題,決定給出具體方向,未來既要通過債券增加地方財力,同時也要控製債務風險,還要推進地方融資平台的改革轉型。(新華財經客戶端)
健全預算製度
專家表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財稅體製改革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環節和關鍵方麵。決定中涉及財稅改革的表述達30餘處,重點聚焦預算製度改革、稅製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改革等。
圍繞健全預算製度,決定提出“加強財政資源和預算統籌,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統一預算分配權,提高預算管理統一性、規範性”“完善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決定將政府預算管理口徑明確為“把依托行政權力、政府信用、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範圍。其中,依托“行政權力”“國有資源資產”獲取的政府收入對應著稅收、非稅收入以及國有資產收入。將依托“政府信用”獲取的收入全部納入政府預算管理是新的提法,或許意味著未來中央將對發行國債尤其是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專項債等形成的資產進一步規範管理。
“決定提出‘統一預算分配權’,在中央層麵可能也是新提法。”劉劍文認為,現代預算製度的目標是規範政府收支行為,“統一預算分配權”或許意味著中央將強化預算分配的決策權和審批權,同時還將提高預算管理的統一性、規範性和法治化。
此外,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財政部已印發《政府財務報告編製辦法》《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製操作指南》《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製操作指南》等多項製度規範。決定強調“完善權責發生製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製度”,意味著相關方麵製度還將繼續完善。
健全稅收製度
圍繞健全稅收製度,決定提出“優化稅製結構,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製度”“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製度”“健全直接稅體係,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製度”等。
劉劍文認為,對於稅製改革,決定明確了稅製改革要實現“健全有利於高質量發展、社會公平、市場統一的稅收製度”這一目標,強調了“稅收製度”要有利於高質量發展,要有利於社會的公平,要有利於市場的統一。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李旭紅表示,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稅收立法相關工作,已完成13種稅收立法工作,下一步推進增值稅立法等工作將有利於增強我國稅法的確定性,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推動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
“同時,決定提出‘規範稅收優惠政策,完善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支持機製’,這將進一步充分發揮稅收引導資源配置和鼓勵技術創新的作用,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注入強勁動力。”李旭紅說。
決定還提出“健全直接稅體係,完善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製度,規範經營所得、資本所得、財產所得稅收政策,實行勞動性所得統一征稅”。
李旭紅表示,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在促進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依托科技進步提升全要素生產力的同時,還需要重視合理的收入分配機製。“直接稅的主要功能是調節收入分配,因此健全直接稅體係將有利於進一步發揮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的公平和共同富裕。”李旭紅說。
決定還提出“研究同新業態相適應的稅收製度”。對此,李旭紅表示,新興業態的納稅主體、商業模式、利潤來源等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對傳統稅製提出了新的挑戰。提升稅收製度與新興經濟的適配性,並通過深化稅收征管改革規範管理,有利於促進新興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完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
在完善央地財政關係方麵,決定提出“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係”,明確“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等一係列改革舉措。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政稅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楊誌勇表示,決定從“轉移支付”“推進消費稅征收環節後移並穩步下劃地方”“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地方附加稅(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非稅收入等方麵增加地方自主財力,拓展地方稅源,未來相關政策的細化和落地值得期待。
李旭紅表示,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和抵扣鏈條,優化共享稅分享比例,將有助於保障地方稅收的主要來源。同時,研究把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合並為地方附加稅,並授權地方在一定幅度內確定具體適用稅率,有助於增強地方的自主財力。
劉劍文表示,決定提出的“合理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範圍”是解決地方財力不足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即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合理擴大債券支持範圍,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規模、領域和比例等為地方政府提供財力。
“決定還強調‘完善政府債務管理製度’‘建立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監管體係和防範化解隱性債務風險長效機製’‘加快地方融資平台改革轉型’等。”劉劍文說,麵對地方債務管理不規範問題,決定給出具體方向,未來既要通過債券增加地方財力,同時也要控製債務風險,還要推進地方融資平台的改革轉型。(新華財經客戶端)
下一篇: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全麵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