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專訪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
發表時間 :2013-07-11    來源:中國黃金網

  6月20日,就在《中國黃金報》記者專訪世界黃金協會遠東區董事總經理鄭良豪當天,國際黃金期貨價格重挫6.4%至1300美元/盎司下方,但他對黃金已進入熊市的觀點深不以為然,對黃金的永恒價值依然堅信不疑。
  鄭良豪與黃金結緣,可從1985年說起。這一年,他加入加拿大黃金造幣公司,任東南亞區經理,負責該公司的各種產品及楓葉金幣的市場開發、銷售及推廣工作。
  1993年,鄭良豪正式加入世界黃金協會設於新加坡的遠東區總部,任遠東區策劃及業務發展經理,協助當時的遠東區總裁開展各方麵工作,並於2003年被委任為遠東區董事總經理。
  長達28年的“黃金生涯”和長期致力於中國黃金市場開拓,使鄭良豪對漲漲跌跌的金價有了一份冷靜的觀察,也對我國黃金市場形成了獨到的觀點。
  在談到目前中國黃金市場發展的主要問題時,鄭良豪認為,中國黃金市場要繼續與世界黃金市場接軌,並積極參與世界黃金市場的競爭,從機構代理者的角色變成自營者。隻有這樣,才能在國際黃金市場上形成影響力。
  在2013中國國際黃金礦業峰會召開之際,本報記者對鄭良豪進行了專訪。
  《中國黃金報》:國內首批黃金ETF於近日推出,這對中國黃金市場將產生哪些影響?
  鄭良豪:黃金ETF的引入,是中國黃金市場逐漸開放和發展、黃金投資產品逐漸豐富的必然結果。所謂ETF,就是交易所交易基金,它可以有效分散投資風險,非常符合現在的投資理念。一般來說,ETF是以證券為本的,而黃金ETF追蹤黃金現貨價格,這和一般ETF追蹤證券指數是一個道理。
  黃金ETF最早在美國推出,該產品直到現在都很成功,因為黃金ETF給黃金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便宜、安全、費用低的投資工具。相對於黃金現貨投資來說,投資黃金ETF不用提取實物,而黃金ETF基金買賣黃金的時機由專業的基金經理決定,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操作更加簡單。
  《中國黃金報》:您如何看待前一段時間出現的“搶金潮”?對中國投資者投資黃金產品有什麽建議?
  鄭良豪:我認為,出現的“搶金潮”是由兩方麵的因素促成的:一是中國內地居民的投資渠道還比較少,二是金價大幅下跌。這體現了中國百姓的智慧。
  前一段時間,國際黃金大幅跌至1300美元下方,造成黃金市場波動的主要原因是對衝基金和大型投資機構在黃金市場“興風作浪”。在適合的時間段,他們迅速進場,在獲利後又離開,引起了市場波動
  可以說,很多黃金投資者在場外觀望了好長時間,一直在等待入市的機會,黃金價格的波動給他們帶來了機會。4月和5月,不隻中國投資者,也包括印度和美國的一些民眾,都進行了實金投資。他們期待在較長的時期後黃金價格能有大幅升高。
  我們應該認識到,這些民眾並不是把所有的財富都投資在了黃金市場,他們隻是把投資黃金作為一種配置資源的有效手段。但我建議,要投資黃金可以投資黃金T+D或投資金條,購買黃金首飾並不算投資。
  《中國黃金報》:在世界黃金市場中,做市商交易製度應該說是無可爭議的具有中流砥柱作用的交易製度,而目前我國仍主要是集中競價、集中撮合的交易模式。中國黃金市場是否需要引入做市商製度?
  鄭良豪:這還是要看黃金市場的發展和金融政策大環境,目前推出做市商還有一些體製方麵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中國黃金市場是與國際黃金市場分割的,很多東西連接不起來。
  目前,世界黃金市場的交易模式主要有交易所模式和做市商模式,中國現在已經有了上海黃金交易所,但缺少做市商模式,因此,中國黃金市場缺乏大量的黃金做市商為投資者提供黃金交易的流動性。
  但這兩種交易方式是否有優劣之分呢?我看未必。國外的東西未必就是好的,不能說國外都實行做市商,我們也要實行,符合中國黃金市場現狀的交易模式才是最好的,即便是要推出做市商交易模式也要等水到渠成才行,不能著急。
  《中國黃金報》: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都有黃金業務,您認為是否應從製度層麵使兩個交易所進行業務整合?
  鄭良豪:我認為沒有這個必要。兩個市場麵對的是不同的投資者,業務領域也不同,這也為一些投資者在兩個市場間進行跨市交易提供了便利。
  期貨交易所的客戶主要是進行對衝的企業和有風險偏好的投機者,對於一般投資者而言,進入期貨交易所投資黃金是不明智的。而上海黃金交易所主要進行實物黃金交易,黃金T+D業務也是從現貨黃金交易中衍生出來的。這兩個市場並不衝突。
  《中國黃金報》:由於時差原因,中國黃金市場與世界黃金市場不同步,這給黃金投資者,特別是黃金衍生品投資者帶來很大風險。中國推出24小時黃金交易市場是否可行?
  鄭良豪:黃金市場延長交易時間是必要的,比如CME(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交易時間已達到22小時。現在一些中國投資者也想進去,但隻能上他們的交易網站,而要真正交易,按照中國的政策是不允許的。
  在這方麵,中國黃金市場要與國際接軌,但要慢慢推進。比如要延長黃金市場交易時間,就必須進行人力的配置。由於黃金市場的投資者都要通過經紀人進行交易,所以需要經紀人的參與,不然不會有市場。這需要中國黃金交易所的會員機構延長交易時間,這對人力資源的配置是個巨大挑戰。
  《中國黃金報》:中國黃金市場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您對此有何建議?
  鄭良豪:中國的黃金交易所應盡量多地對國際會員開放。國際會員現在是9個。而國內有黃金業務的銀行也應直接跟國外的銀行一樣進行自營業務。現在是國外銀行把頭寸給中國的銀行,中國國內銀行隻是做代理業務。越來越多的國內銀行做自營業務,將使中國的黃金市場更加活躍。
  《中國黃金報》:未來世界黃金協會在促進中國黃金市場發展方麵的工作重點將放在哪裏?
  鄭良豪:在我們的業務範圍內,中國黃金市場的開放程度已經基本差不多了。現在製約中國黃金市場的是黃金自由進出口問題,這不是我們能解決的,因為目前的人民幣還不能自由兌換。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當人民幣將來可以自由兌換時,也是黃金市場完全開放的好時機。
  《中國黃金報》:您認為怎樣才能使中國黃金市場在國際黃金市場上擁有話語權?
  鄭良豪:很多業內人士曾問過我這個問題。話語權、定價權,不是喊出來的,隻有參與到國際黃金市場中,隨著交易量增大,能力逐漸提升,就什麽都有了。現在自己都沒有自營業務,隻充當代理商的角色,怎麽會有定價權呢?
  《中國黃金報》: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黃金礦業的。在這次峰會上,我注意到關於黃金企業“走出去”的話題占了大約一半,您如何看待國內黃金礦企如此熱衷於海外兼並?
  鄭良豪:黃金礦山企業熱衷於海外資源並購主要有兩方麵原因:一是過去10餘年的高金價給他們帶來大量現金;二是很多礦山遇到資源瓶頸,原有資源已經接近枯竭,卻沒有接替資源。
  要獲取資源可以通過自己籌措資金進行勘探,或者進行並購。勘探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一些運氣的因素在裏麵,而如果有充足的現金,則可以通過直接購買獲得資源。
  可以說,中國礦山企業在進行海外資源並購方麵的認識比較落後,很多企業碰了一鼻子灰。大家有機會便探討一下海外並購的問題是好事。現在的黃金價格走低,其實是個進行海外資源並購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