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孫兆學
發表時間 :2013-07-17 來源:中國黃金網
編者按 2013年7月,《企業管理》雜誌刊發了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孫兆學的專訪,重點圍繞樹立新型資源開發觀這一主旨,分別從責任至上、創新驅動、跨越式發展、肩負重任等四個方麵進行了全麵的闡釋,係統地詮釋了中國黃金踐行“環保紮根基、綠化提神氣、和諧促發展、科技催新機、黨建聚合力”的核心發展理念。現全文轉載如下。
遠眺之下,中國黃金所屬的蘇尼特金曦公司更像是一個生態家園
“走過天涯去過天邊,最美的還是遼闊的草原。騎上奔騰的駿馬,揮動長長的皮鞭,草原上露出純真的笑臉……”牧民在他們深愛的土地上唱響那舒緩悠揚的長調,這祥和而美麗的邊地景色,是內蒙古人民原生態的生存環境,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下稱“中國黃金”)悉心嗬護的綠色明珠。
中國黃金在呼倫貝爾草原的大型有色項目,相比普通礦區非但沒有滿目沙塵,反而呈現出一座綠樹成蔭、山花爛漫、與草原風光融為一體的花園式美麗礦山。
“不在任何地方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從事黃金生產。誰做好了安全、環保工作,誰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這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孫兆學的名言。這也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對社會的莊嚴承諾。“環保紮根基、綠化提神氣、和諧促發展、科技催新機、黨建聚合力”,已經成為中國黃金踐行科學發展的核心理念。
孫兆學告訴《企業管理》:“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為整個黃金行業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決定著國家未來的安全和繁榮。
中國黃金作為黃金行業中唯一的中央企業,對傳統工業文明進行了深刻地反思和探索,並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以可持續發展、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核心的新型資源開發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礦山,建設“美麗中國”。
實際上,新型資源開發觀統領著中國黃金管理和運營的方方麵麵,美麗礦山隻是其中的一個支點。
組建於2002年底的中國黃金,是我國最大的黃金企業,也是世界黃金協會在中國的唯一會員單位。2006年末,孫兆學履新中國黃金,帶領這家集礦產勘探、開采、加工銷售、工程設計等於一體的綜合性大型礦業公司,在加速企業改革發展、推動行業進步,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等各個層麵進行了不懈努力,力求以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帶動整個資源類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到底應該怎樣理解和詮釋中國黃金的新型資源開發觀?中國黃金是怎樣去履行黃金行業央企帶頭者的使命和承諾?針對這些問題,《企業管理》雜誌采訪了孫兆學。
責任至上:新型資源開發觀與綠色轉型
《企業管理》:我們注意到,您今年在《求是》、《人民政協報》等多家媒體上都撰文提到“建設美麗礦山”和“綠色轉型”,中國黃金為什麽提出這樣的發展理念?
孫兆學:“綠色轉型”的提出,應該說有三個方麵的背景。
從我們麵臨的現實問題來看,進入新世紀以來,環境汙染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越來越突出的社會現象。麵臨嚴重資源環境瓶頸製約的中國,已經到了以生態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新階段。今年年初大範圍的霧霾天氣,其實與中國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關。這些問題顯示著我們正在為以往的發展方式付出沉重的環境資源代價,同時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鍾:快速工業化、城鎮化的中國該如何規避發達國家曾走過的彎路?如果摒棄原來固守的發展方式,中國靠什麽來驅動經濟發展?
從政策導向來看,黨的十七大報告從5個方麵15處論述了環境保護,把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列為首要問題,並將生態環境作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要求,“綠色發展”更被明確寫入“十二五”規劃並獨立成篇。十八大報告則首次提出“美麗中國”這一概念,並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足以表明,資源環境問題已經越來越成為黨和政府的重點關切。
從我們的行業和企業發展現狀來看,傳統礦業走的是一條高消耗、高汙染的路子,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中國黃金作為黃金行業的唯一央企,我們感到有責任從自身做起,引領行業走出一條綠色生產之路,因此提出了新型資源開發觀,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礦業發展方式為主線,順應人類文明的發展潮流,以打造美麗礦山、發展生態礦業為目標,進行了一係列的大膽探索。
《企業管理》:新型資源開發觀有何內涵?
孫兆學:人類社會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資源開發利用史,我們不能隻一味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而要在適度開發的同時,保護資源環境。我們需要摒棄以往的發展觀、政績觀,采用一種不同於傳統工業文明的社會發展理念和經濟增長模式。這就是生態文明。
因此,我們提出“生態興則礦業興、礦業興則文明興”等理念為內涵的新型資源開發觀,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科學地把握人類文明發展規律,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綠色需求、生態需求,在“綠色轉型”方麵邁出了堅實一步。
《企業管理》:中國黃金是怎樣探索出綠色生產之路的?
孫兆學:把企業的盈利建立在與社會、環境和諧發展的基礎之上,不惜投入巨額資金傾力打造環境友好型企業。
我們運用綜合手段解決高消耗、高汙染難題:對井下采空區,采用新型膠固料技術進行回填,盡力恢複原有地質環境;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進行回收處理,循環利用,以降低水資源的消耗;對廢氣中的含硫有害物質,通過回收提取硫元素,變廢為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尾礦,進行回填、製磚再利用,努力修複自然生態係統。
近幾年來,中國黃金新建礦山環保投入占總投資比重達到5%,比如在內蒙古烏山這個生態特別脆弱的地區,環保綠化投入甚至高達13%。
目前,中國黃金已經有22個礦山成為國家級綠色礦山試點,形成了以點帶麵、整體推進的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創新驅動:技術變革引領企業轉型
《企業管理》:可否這樣理解,技術能力是礦業企業走上新型資源開發之路的關鍵因素?
孫兆學:沒錯。傳統黃金開發模式的每個環節都對生態係統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在科技進步和創新理念的推動下,我們意識到,必須以科技創新為重要支撐,推動礦業轉型發展。
近年來,中國黃金不斷提高科研投入,在難處理金礦資源選冶技術、多金屬回收、“五個九”高純金精煉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企業管理》:目前中國黃金的科技創新進展如何?
孫兆學:目前我們擁有行業內唯一的國家級專業黃金研究機構和具有甲級資質的黃金設計院,承擔和完成了大量國家科技攻關任務。2007年以來,獲國家專利85項,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17項。其中,有3項自主研發或參與完成的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項。
我們自主研發的生物氧化提金技術,可以使難浸金精礦的金回收率從30%以下提高到95%;原礦焙燒技術可以使難處理金礦石的金回收率從30%以下提高到82%;兩段焙燒脫砷技術使尾礦中重要汙染物砷的回收率超過90%並作為工業原料銷售。這3項技術解決了黃金冶煉領域的3大世界性難題,引領了行業技術進步,也使我國超過3000噸的難選冶“呆礦”變為可以開發利用的國家戰略資源。
《企業管理》:作為黃金行業的領軍企業,中國黃金是否會為了拉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與其他企業進行技術合作和成果分享?
孫兆學:去年年底,我們發起了由中國黃金等13家礦山企業和4所高校、8所科研院所組建的黃金行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聯盟方式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的高效機製,共同推動黃金行業的創新發展。聯盟製定了詳細的技術創新目標,在金礦資源的地質研究、複雜礦床開采、深部開采、綠色礦山和智能礦山建設等方麵進行聯合技術攻關。
另外,中國黃金高度重視並積極執行國家支持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政策,努力以大型項目建設帶動民族裝備製造業的創新和發展。
跨越式發展:行業領跑者的強企之路
《企業管理》:中國黃金的強企之路是怎樣走過來的?
孫兆學:我們實施“以金為主,多金屬發展並舉”戰略,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戰略引領,加快推進改革,實現了企業化轉型、生態環保轉型、可持續發展轉型、和諧共建轉型和國際化發展轉型,在創新實踐中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國企的跨越式發展之路。
目前,中國黃金在黃金資源儲量、礦產金產量、精煉金產量、黃金投資產品市場占有率、黃金選冶技術五項指標都居於行業第一,由過去的行業追趕者迅速成長為領跑者。
《企業管理》:中國黃金是怎樣解決資源占有和開采的難題的?
孫兆學:資源是礦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發展的根本,謀劃長遠必須要搶占和儲備資源。我們逐漸形成了深部和外圍探礦、新區探礦、項目並購、地質會戰4種獲取資源的方式。
為了改變黃金企業偏、遠、窮、小、散的狀況,中國黃金確立了建設和發展大基地、建設大項目的戰略。在國內規劃了20個黃金生產基地和3個有色金屬生產基地,現已建成投產15個,實現了中國黃金競爭戰略和發展方式的成功轉型,樹立了一批在黃金及有色金屬行業有重要影響力的標誌性工程、標杆型項目,也使企業的規模效益凸顯。在開采利用方麵,我們則主要利用科技創新驅動,推動發展方式的轉變。
《企業管理》:您對中國黃金的戰略和發展前景作何評價,有何期待?
孫兆學:經過近幾年的創新與轉型,中國黃金實現了從國內單一生產型企業向國際化綜合礦業公司轉型,完善了產業鏈,國際國內資本平台建設成型,資本運營成效明顯,同時也積累了跨國並購大型項目的實戰經驗。
我們提出了新一輪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到“十二五”末,實現主要經濟指標在“十一五”末翻兩番的基礎上再翻兩番,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序列,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公司。可以說,中國黃金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具有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世界金融和礦業舞台,向著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公司的戰略目標闊步前進。
肩負重任:國家使命與黃金為民
《企業管理》:您怎麽看待黃金儲備對於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的作用?我國增加黃金儲備有哪些渠道?而中國黃金在這之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孫兆學:黃金具有穩定的內在價值,既是各國信用貨幣的基石,也是全球性戰略資源。世界經濟強國無一例外地在國家層麵製定並實施了黃金戰略。我國應當積極構建國家黃金戰略,增加黃金儲備,加強控製力,從而在全球化進程中有效維護國家經濟和金融安全,增強抗禦外部風險衝擊的能力。
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條件來看,除了擇機通過國際市場增儲黃金之外,實施國家黃金戰略的主渠道應該是加大國內黃金資源的整合力度,通過提高黃金產量及其合理使用來做大儲備規模,築牢全方位開放進程中國家經濟和金融的“防波堤”。
中國黃金始終堅持把做強做優企業、防範金融風險、服務國家大局作為首要任務,致力於推動我國黃金產業全產業鏈的協調發展。我們要切實擔當央企責任,積極發揮引領作用,努力將黃金產業打造成為國民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企業管理》:最後,您怎麽看中國黃金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孫兆學:我們對社會的承諾是:建一座礦山,造福一方百姓。中國黃金的開發項目很多位於邊疆和少數民族地區,我們忠實履行央企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義務。公司不僅加大投資支持當地經濟建設,落實用工本地化、采購本地化政策,而且積極參與各類社會公益事業,竭盡可能為當地群眾謀福利。在西藏、內蒙古、新疆、貴州、雲南等地,我們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幫助當地修建學校、醫院和交通基礎設施,大力開展當地青年職業技能培訓。2007年以來,中國黃金共錄用少數民族員工和大學生共13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