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顯政:探索和釋放行業發展新動力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王顯政:探索和釋放行業發展新動力
發表時間 :2015-02-02    來源:中國煤炭報

  近兩年,煤炭行業數量速度型和總量擴張型的規劃發展思路受到經濟下行的挑戰,全社會對推動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認識不斷提升。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形勢下,煤炭行業該如何應對並創新發展,引發了廣泛思考和深入探索。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提出了六方麵意見。
  進一步加深對推動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發展階段的認識,推進理念創新
  大家都對煤炭行業進入“需求與增速放緩期、超前產能和庫存消化期、環境約束強化期、結構調整攻堅期”“四期並存”階段有了總體一致的看法。特別是2015年,煤炭經濟仍將保持低位運行態勢。一方麵,全球石油價格大降,國際煤炭市場繼續保持供大於求態勢,將進一步影響國內市場。另一方麵,國內煤炭供需形勢不會發生較大變化,推動煤炭價格回升的基礎仍很薄弱。在經曆連續兩年經濟下行之後,煤炭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加大,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還有可能進一步顯現。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深刻認識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階段性特征,明確發展目標,創新發展模式,探索和釋放行業發展新動力。
  進一步加強煤炭上下遊產業一體化發展的體製機製研究,推動體製機製創新
  到目前為止,煤炭企業參股的電廠裝機總規模1.3億千瓦,占全國火電裝機的1/7,煤電一體化、煤焦一體化、煤化工等產業融合發展,為煤炭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一輪經濟下行,凡是在前一階段上下遊一體化深度融合的煤炭企業應對困難的優勢都很明顯。至於怎麽選擇,怎麽融合發展,就需加大戰略研究的力度。一大批企業注重體製機製的創新,組建了企業的戰略研究院、技術研究院等機構。一些煤炭企業、科研機構與大專院校建立了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體係,為煤炭上下遊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支撐。
  深入研究創新發展模式的思路、途徑和技術路線,推動煤炭結構調整與轉型發展
  經濟發展新常態意味著近10年來年均煤炭消費增長2億噸、年均增速10%左右的發展階段已經結束,煤炭行業發展必須適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新技術新工藝帶來的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煤炭消費強度不斷下降的新趨勢。煤炭行業要推進由增量擴能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存的深度結構調整轉變,煤炭生產向服務型生產轉變,煤機裝備製造由高水平向高質量、服務型轉變,行業發展由生產銷售原煤向銷售商品煤、潔淨煤轉變,煤炭由原料向原料與燃料並重轉變,有效替代油氣資源,拓展煤炭作為工業原料的消費空間和利用途徑,同時作為化解煤炭產能過剩的手段。2014年煤炭入選率剛達到59%,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32%,煤炭行業結構調整既符合實際情況,也符合環保、綠色開采等需求,這方麵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深入研究煤炭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點、難點和主要任務
  煤炭行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推動煤炭生產、消費、技術和體製革命,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行業發展從高強度資源投入型、勞動密集型向資源節約型、人才技術密集型和兩化深度融合型轉變。要著力加強行業人才隊伍建設,提高煤炭行業從業人員素質;要健全和完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係,推進煤炭基礎理論研究,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要著力推動大型煤電基地、大集團和大型現代化煤礦建設,提高煤炭生產效率和集約化水平,催生煤炭經濟新的增長點。
  深入研究在資源環境約束不斷強化的形勢下煤炭行業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問題
  在能源革命和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煤炭產業轉型發展的路徑還不是很清晰。煤炭行業要深入研究控製發展速度和提高發展質量的關係問題,把握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研究突破資源、環境約束的途徑和辦法,探索煤炭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期國內一些大型燃煤電廠進行超低排放的技術改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運行成本並沒有大幅增加,每度電成本僅增加1.2分至2分。應該研究真正的清潔高效利用,通過科技創新,尋求新的技術路線、技術途徑,這不但是有前景的,而且實踐證明是有效的。
  深入研究煤炭消費的峰值和能源替代的關係,既要看到煤炭消費的“天花板”,也要看到我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對煤炭替代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
  綜合國內多家研究機構的預測成果,我國煤炭消費總量的峰值將在未來15年至20年出現,消費總量在45億噸至48億噸。根據國家能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15%,這要求2015年至2020年平均增加水電裝機1200萬千瓦、核電裝機650萬千瓦,這具有較大難度。因此,大幅度提高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比重,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煤炭作為我國主要能源的地位很難改變,對此要有堅定的信心。
  (此文為作者在2015中國煤炭高峰論壇上的講話,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