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執行副總裁Sergio Hernández
發表時間 :2015-09-18 來源:
如何能讓“1+1”產生“>2”的效應?答案雖不是惟一,但是“合作共贏、互補發展”卻不失為一個最佳選擇。對於中國和智利開展投資和貿易活動而言同樣如此。
2015年,恰逢中智自貿協定簽署十年之際,根據協議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在自由貿易協定基礎上交易的所有智利產品出口到中國均為零關稅。至此,可享受免關稅政策的商品由之前的1611種增至5725種。避免雙重關稅製約的兩國,貿易機製更加靈活,來往也更加密切。就這樣,兩個地圖版塊上相距最遠的國家正在“1+1”的相互促進和作用下,不斷創造出“>2”的效應。
智利是世界上最大的產銅國與銅出口國,而中國則是最大的銅消費國與銅進口國。據統計,中國每年銅進口量占總消費量的47%,其中有40%的進口量來自於智利。在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執行副總裁Sergio Hernández看來,正是有了如此密切的供需關係,兩國之間在銅礦投資領域開展合作將指日可待。
利用好“中國智利周”平台
2015年,中智迎來建交45周年紀念。為了慶祝這一重要的紀念日,智利政府於8月23日~8月28日在上海和北京特別舉辦了“中國智利周”活動。活動期間,由智利前總統、智利駐亞太地區特命全權大使愛德華多·弗雷(Eduardo FREI)率領的智利代表團約150人參加了多邊活動。在這支代表團中,不僅有智利十多個行業的企業家代表,還有來自礦業、經濟、農業、工程、經貿等智利政府主要部門的負責人。作為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執行副總裁,Sergio Hernández此行也為智利銅礦企業與中國企業建立合作關係不遺餘力地宣傳著。
“‘中國智利周’是一個很好的平台,它可以讓中國的企業家和投資者更好地認識投資智利的機遇和優勢,從而促進兩國礦企在銅礦領域的合作。”Sergio Hernández說,“作為一個國家公共服務機構,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本身不從事任何礦業投資業務,其職能就是協助智利銅礦企業與中國企業建立或開展投資合作。此次‘中國智利周’,委員會將向中國投資者介紹智利銅礦投資項目及未來10年智利銅礦產業的發展規劃情況。”
銅礦領域重點開展兩方麵合作
根據智利出口促進局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智雙邊貿易總額達326.71億美元,占智利對外貿易額的24%。2002~2014年期間,兩國貿易額平均年增長率為24%,智利對中國的出口額平均每年增長25%。從中國的角度來看,2014年智利是中國第24大進口對象國和排名第33的出口對象國,進出口分別占到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08%和0.56%。
但是,談及中國企業在智利開展銅礦投資的情況,Sergio Hernández卻略感遺憾。他比劃著說:“‘0’。雖然中國是智利銅礦最大的進口國,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目前兩國在銅礦投資合作方麵卻依舊未能實現‘零’的突破。我認為,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說明未來我們與中國企業在這個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智利和中國有很多共同點,並不局限於中國是銅礦消費大國而智利是銅礦供應大國這一點上,中智兩國具有較強的互補性。”
銅出口向來在中智雙邊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一份來自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從智利進口了價值151億美元的銅礦,占該國當年對華出口總額的79%,也占其當年銅礦出口總額的37.5%;2014年,智利銅礦總產量為578萬噸,其中出口創7年新高,達566萬噸,中國仍是從智利進口銅的第一大國,進口總量近220萬噸,相當於智利銅出口總額的38.9%。“大部分出口到中國的智利銅都是原始形態的銅礦石,然後在中國進行冶煉。”Sergio Hernández說,“中國擁有較為先進的冶煉技術,我們希望兩國的企業能在銅礦深加工領域開展一係列合作。目前,已有包括智利銅業公司在內的兩家智利大型銅礦企業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對話,我們十分期待他們能有新的進展。”
此外,Sergio Hernández也表示,十分期待與中國的科研機構及企業合作開辦銅礦冶煉領域的技術學院,通過培養專業人才來提升智利銅礦的冶煉能力。據了解,目前智利的很多大學都具有教學優勢和國際聲望。工程學是智利一項比較成熟的學科,擁有超過40年的經驗,專業完善的教育體係也使其獲得了國際認可。其中,最為突出的當屬礦業工程,已具備世界一流水平。Sergio Hernández介紹說:“目前,智利在工程方麵最大的優勢之一是領域劃分非常詳細,每個極小的領域都有高水平的專業人員和相關技術,如地震工程、環衛工程、固體管道運輸、濕法冶金和自然采礦以及露天和地下礦山的運營,大量的新技術也被運用到工程中。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智利在銅精礦生產和運輸方麵依然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我們希望能從優秀的銅礦生產國引進工業技術,從而提升本國的銅精礦生產能力。”
智利銅礦投資機遇與挑戰並存
去年9月,智利礦業部部長奧羅拉在參加於墨爾本舉辦的國際礦業資源大會時曾表示,2014~2025年智利礦業投資金額將達到1050億美元左右。其中,銅礦業投資將達810億美元,黃金、白銀和鐵礦石等其他礦產項目將獲得230億美元的投資。智利《戰略報》近日也發布消息稱,智利礦業部部長Aurora Williams和智利銅業國家委員會共同宣布,2015~2024年智利有意開發31個銅礦項目和11個其他礦業項目,擬投資金額分別為670.35億美元和102.55億美元。如果所有項目落實,到2024年智利銅產量將比目前提高33%。以上銅礦項目的數據與去年相似,可見銅礦投資在智利礦業投資領域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銅價持續走低,比2011年最高峰時大約下降了1/3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投資者的積極性。Sergio Hernández認為,銅礦價格下跌受多方麵因素影響,這其中不僅包括全球經濟萎縮、美元升值、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的影響,同時還有來自中國經濟增速放緩、需求變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他坦言,在接下來的兩年半時間內,銅價很可能持續保持在一個較低的水平(這其中不包含智利銅礦產量下降等因素)。“但是,從采購角度來看,銅價的下跌也不失為一件好事。”Sergio Hernández同時表示。
盡管如此,Sergio Hernández依然對智利銅礦投資充滿信心。他表示,智利擁有開放、自由、穩定的礦業投資環境和較高的市場透明度。近年來,許多國家選擇進入智利開展礦業投資。有數據顯示,智利在礦產資源方麵是接受外來資本直接投入比較重要的國家。為了提高競爭力,2011年至今智利還實施了一係列投資及競爭力促進計劃,重點解決外國企業在智利投資的困難,包括能源成本及官僚障礙等。此外,健康的公共財政、完善的法律體係、穩定的政策機製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成為吸引外來資本的重要因素。“盡管2014年智利勘探領域支出下降了22%,小於世界勘探支出水平,但是智利仍然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和潛在的地質找礦優勢。”Sergio Hernández表示。
此外,智利政府也在貿易方麵采取了一係列成熟的政策,旨在將智利經濟和國際市場成功地結合在一起。如今,智利政府已將推動出口業和服務業的發展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以此來吸引國際投資。“智利擁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自由貿易協定中有關服務業的相關條款,它不僅可以為智利服務業公司提供許多便利,還可以為智利企業和超過60個國家的公司建立商業合作關係保駕護航。”Sergio Hernández補充道。
Sergio Hernández說:“雖然目前智利礦業正麵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水資源及能源、生態群落、環境規範標準等,但是智利礦業正在努力建立一個強大的創新生態係統,將關聯產業、供應商、科研服務業和國家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有效利用可再生資源、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加強合作、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以及開發先進的開采係統等,來更有效地解決采礦業麵臨的各種挑戰,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因此,我們也十分歡迎和期待中國企業來智利開展銅礦投資!”
上一篇:多吉:癡迷地質的高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