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生:追尋浪漫人生中的極致專業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楊貴生:追尋浪漫人生中的極致專業
發表時間 :2017-08-14    來源:律師所
  地質學院畢業的他,沒有成為一名專業的礦業技術工作者,卻在中國礦業走出去的曆程中,成為了法律保障的頂尖律師。不管什麽樣的經曆,請相信,它不會白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4年,世界礦產經濟發生巨大波動,高速增長的需求戛然而止,全球範圍內的礦產收購項目陷入危機,虧損、破產、訴訟、仲裁接踵而至。然而無論是合作還是違約,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楊貴生都忙得不可開交。
  相比於穿梭在世界各地的業務範圍,楊貴生在北京僑福芳草地大廈中十四平米的辦公室略顯局促,然而楊貴生正是在這幹淨整潔的小屋中實現了自己的廣闊格局。
  楊貴生對於茶葉沒有特別的偏愛,泡一壺綠茶更多是為了應景。北京難得有這樣澄澈的藍天,位於高處的落地窗外景色一覽無餘。相比於其他茶葉的品相,清亮翠色的綠茶更符合楊貴生此時的心境。在繁忙的業務中抽身一兩個小時,也算是小憩。
  除了大成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的頭銜外,楊貴生也是國際注冊法律顧問師,地質工程師,大成(中國區)礦業與自然資源行業領導人,在境內外投資、並購、重組;礦業、能源;商事爭議解決;大宗商品互聯網現貨交易;境內外建設工程等領域具有豐富的執業經驗。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重大法律服務項目組織、協調經驗。
  談起對律師職業的理解,楊貴生風趣的自比為老中醫:“法律的概念或法條就像一味味中藥,而法理就像中醫對氣虛、陽熱等體質的分類。律師的工作就像是中醫把脈開方,對症下藥。雖然常用的隻有那麽幾十味藥,但是不同醫生開出的藥方組合就有著天壤之別的藥效。”
  而為了成為妙手回春的“老中醫”,楊貴生也走過了漫長而曲折的職業生涯,好在這是一條螺旋式上升的人生路徑。
  一個浪漫的意外
  感受四季的分明變換,走遍祖國的山河大川,用腳步去丈量土地,用知識去勘探寶藏。這就是生在湖南小山村中的楊貴生對浪漫人生的期待。高考誌願表上,他堅定的寫下了地質學院。
  然而生活並不是一份完美的計劃書,正如他沒有預料到,地質研究的枯燥遠多於浪漫一樣。他也沒有預料到,地質研究的背景成就了一位優秀律師的專業。
  如果將楊貴生的職業生涯劃分為幾個階段,那麽2006年之前在茫茫大海上的隨波逐流都是為了成就今天的曆練。
  1991年,大學畢業之初,楊貴生順利的進入了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上世紀90年代正值中國地質行業的蕭條期,這份在中央部委直屬機構進行科研,衣食無憂的工作令多少人豔羨。
  然而楊貴生卻在實驗室中坐立不安。當然,這並不是因為同浪漫的計劃漸行漸遠,而是在這裏,他對人生價值的期待難以實現。
  “我發現我更適合與人打交道,而科研是一項與自然打交道而略顯孤獨的事業。同時,我也更適合用專業知識來解決人際關係問題,而非公關、營銷這些更為虛化的職業。”楊貴生開始對法律著迷。
  於是從1992年開始,楊貴生利用業餘時間自學法律。既不能耽誤本職工作,又不能放下自己的理想,六年中,楊貴生幾乎沒有娛樂可言。而在他自己看來,鑽研法律就是一種樂趣。功夫不負有心人,1996年,楊貴生拿到了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學士學位,並在次年通過律師資格考試。
  1998年初,楊貴生收到了律師事務所的聘用通知。同時收到的是,單位為這位地質工程師準備的分房通知。麵對離職後的風險和數額不小的違約金,除了未婚妻,周圍所有人都反對放棄這個“鐵飯碗”。
  不過在理想麵前,楊貴生沒有絲毫猶豫。他毅然放棄多年的經驗從頭開始。從此,成為一名法律人。
  專業才是硬道理
  自我反思,是楊貴生的習慣,是他人生前進的模式。也隻有不斷攀爬向上的人生,才會不斷遇到瓶頸。
  成為律師的前幾年,楊貴生對案源幾乎沒有選擇,多為民事案件。他需要鍛煉,積攢實力與人脈。
  雖然不用擔心收入,他卻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他不滿足於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思索自己同下一步台階的距離。
  慢慢的,他成為律所合夥人,豐富的訴訟經驗使得他開始受到一些企業的信賴,並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然而,他依然感受到自己在專業領域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恰逢2006年,楊貴生所在的北京惠誠律師事務所一個大團隊被並入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楊貴生第一次切身接觸大型律所的運作模式。
  “這裏不需要‘萬金油’,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有著專業的團隊,各自的運作模式也不盡相同。”楊貴生終於找到自己的瓶頸之所在。
  而大成律師事務所終身名譽主席王忠德一語點醒夢中人:大成現在就有一個大律師專門從事礦產能源方麵的業務,你既然在這方麵有專業基礎,可以考慮發展一下嘛,前途無量!
  因為這一句閑聊,楊貴生開始關注礦產領域的法律業務。稍一試水,楊貴生的優勢立刻就顯現出來了,也開始了從一名“萬金油”律師向礦業專業律師的華麗轉身。
  對於大部分外行人而言,地質勘查報告就是一份天書。楊貴生的複合型專業經驗,不僅能夠讓他輕鬆抓住這其中的專業法律問題,還能夠讓他更容易獲得客戶的信任。
  2011年,楊貴生律師和同所合夥人律師代表中國黃金集團參加某大型鉛鋅礦收購的投資洽談會,洽談接近尾聲時,一直保持沉默的楊貴生直接提出問題:“這個礦層的‘頂板岩性’和‘底板岩性’是什麽?”
  這是影響礦山價值的關鍵問題之一,楊貴生一句話就引起了在場人員的側目,“你是法律專業的嗎?”
  雖然在場的律師不隻他一人,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天勘察中,客戶都自然而然的請教這位“行內人”。
  收購礦山雖然是一個經濟市場行為,然而法律上對於礦山的評判也有相當多的標準,最重要的指標就是礦山的儲量、品位(礦物質含量)、開采的經濟技術條件等。
  而這些數據,都需要律師從地質儲量報告、地勘分析報告中尋找。這些對於楊貴生駕輕就熟的工作卻是普通律師眼中的另一個世界。
  楊貴生的電腦中專門儲存著一份地質基本知識入門PPT,專供團隊中的新律師學習。如今,楊貴生已經帶領自己的團隊在礦產資源、能源的法律領域闖出一片天地。
  楊貴生的視野也從一名簡單的律師轉向了法律前瞻者。
  挑戰繁複的國內法律
  公開信息顯示,國土資源部於2003年啟動了礦產資源法修改的一係列征求意見工作,然而由於涉及問題重大,我國目前適用的礦產資源法依然是1996年版。
  十餘年來,礦產資源管理在行政管理層級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立法層麵的滯後也為律師工作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而特殊的行業慣例也更凸顯了專業律師的可貴。
  “為了適應法律體係的整體發展以及市場的實際變化,國務院製定的相關文件就在法律上有所突破,而國土資源部出台的部門規章就有更大的突破。”楊貴生坦言,立法層麵的脫節使得他有時甚至需要向法官進行“科普”。
  在中國礦產資源的法律實務工作中,上位法優於下位法的原則已經暫時不能適用了,“恰恰是部門規章層級的文件更符合國際標準與發展趨勢。而物權法與侵權責任法的調整也需要重新適應。”楊貴生說道。
  以礦權壓覆類案件為例,原本已經交付款項完成從國家獲得礦權的相關手續。然而政策有變,部分土地被劃撥為鐵路、公路等被政府征用,這就涉及到賠償問題。
  礦權是特殊行政許可下的物權,即使是在二級市場轉讓也需要審批。同時,這也涉及到一級審批價格以及二級轉讓價格兩個標準。
  從政府建設方的角度考慮,當然希望以相對較低的一級審批價格為基礎,加上已經投入的勘查或開發費用,再按照征用土地的比例給予相應的賠償,這也是礦產資源法的舊有規定。而對於享有礦權的一方而言,這樣的價格可能並不公平。
  楊貴生向記者解釋:“新的物權法將礦權劃定為用益物權,而新修訂的侵權責任法則規定這種情況的賠償標準應按照當時的市場評估價給予補償。而除了像新疆、內蒙這樣礦產資源豐富地區的法官熟知這一情況,不少法官都不知道礦產資源法的法律體係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了解現有的法律實務情況對楊貴生來說還遠遠不夠,作為律師,滿足客戶的需求是基礎,挖掘客戶的需求是真諦。
  除了發表自己多篇法律實務研究的文章之外,對於前瞻性法律實務的研究也成為了楊貴生培養後輩的主要方式之一。
  每個月楊貴生都會根據團隊中年輕律師的不同特點布置不同的法律實務研究課題,在月底開會展示探討,而楊貴生也會為他們提出指導性的改進意見,經過反複的打磨最終出版或者直接提供給客戶。這不僅實現了團隊專業能力的提升,也成為了日後工作的指導,使得楊貴生的團隊始終走在行業前沿。
  鏖戰國際法律市場
  在不斷提高、精煉國內法律服務水平的同時,楊貴生的業務範圍也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行程而擴展到國際市場。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我們要善於思考,勇於實踐,礦產資源要當好經濟發展的‘先行官’”。楊貴生說道。
  自2000年中國政府確立實施“走出去”戰略,然而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失敗率,總體來說是不容樂觀的。楊貴生律師在為礦產資源類“大塊頭”企業提供服務時,逐漸發現了其中的問題和潛在的法律服務商機:風險防範不正是律師的專業工作嗎?
  雖然早年也有不少國際企業到中國投資的案例,然而終究適用的是中國法律。而在企業走出去時所麵對的法律、經濟、政治環境之複雜均不能同日而語,更何況是與已經在國際市場有豐富經驗的歐美律師相競爭。
  自2009年,楊貴生將相當多的精力專注於中國企業境外礦業、能源投資並購法律服務上。幾年的探索使得楊貴生積攢了相當的經驗。
  2014年,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子公司與帕拉丁能源有限公司子公司簽署協議,以1億9000萬美元的對價收購帕拉丁的海恩裏希鈾礦中25%的項目公司股權。楊貴生帶領大成律師團隊作為項目法律負責人和總協調人,協調澳大利亞、毛裏求斯、納米比亞、香港律師共同為中核集團提供了全程法律服務,確保了項目的快速推進和成功。而這一案例也榮獲知名國際法律雜誌——《商法》年度傑出交易大獎。
  近幾年,楊貴生律師率領大成團體先後為多家大型國企的礦產資源跨境投資提供過法律服務,包括中鐵資源集團、中地海外集團、中交集團、南京鋼鐵集團、國投集團、山東黃金集團、南非工業發展局、重慶地勘局、湖南煤田地質局、湖南發展集團、四川發展集團、貴州能礦集團、內蒙古礦業集團等。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形成,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模式也在發生轉變,這對楊貴生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保持頂尖法律服務
  2014年,中國對於鐵礦石等大宗礦產資源的需求增速開始銳減,世界範圍內的礦產市場都開始受到影響。行業開始將新的增長點寄托於印度、非洲、東南亞等新興市場。
  以往的跨境法律服務以中國企業出境購買資源為主,而現在轉為在新興大宗商品市場的投資、建設、長期培養。
  同時,隨著客戶以及項目的不斷升級,楊貴生開始接觸更多國家的法律體係,梳理更為複雜的法律關係,斡旋於更多的法律主體之間。
  “越是複雜的案件越能讓我興奮,越是屬於行業尖端的業務我越想挑戰。”楊貴生對不斷發生變化的市場始終保有這份不變的熱情和自信。“礦產資源法律服務已經進入精耕細作的品牌時代,不再是些許經驗就能唬住客戶的年頭了。”
  除了對於新興市場的投入,楊貴生也開始關注一個仍處於野蠻發展期的市場領域,大宗商品的互聯網交易。
  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已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然而領先也意味著缺乏參考,意味著試驗與失敗。在各方麵都不知道如何監管才是最正確路線的情況下,楊貴生對這個創新市場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和以往動輒幾十億元的案件不同,大宗商品在互聯網平台上的交易額隻是九牛一毛,然而這其中有更值得楊貴生探究的問題。
  “雖然不那麽高大上,但是現在是這一領域的糾紛高發期,也能更好的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這對於政府監管、平台企業、投資者、法院都是難題。而且由於多是群體性案件,可複製性較高,一旦能找到平衡的解決方案,將對這一市場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楊貴生自然不會錯過這一前瞻性領域。
  也正是因為楊貴生不斷提升自我的堅持,和備受客戶的信賴,從業以來,楊貴生從未休過年假。
  律師是個自由職業者在楊貴生看來是一個偽命題,“律師按說可以選擇工作的時間,但慕名而來的客戶,加上精益求精的工作也意味著沒有可供選擇的時間。”
  對於樂此不疲的楊貴生,家人偶爾也會開玩笑:“你是不是除了打官司就不會幹別的了?”
  可這就是他選擇並熱愛的人生。
  楊貴生並沒有實現夢想中的浪漫,然而他不僅走遍了祖國的壯麗山川,他還走向了更廣闊的國際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