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克休斯劉青:頁岩氣開發引導油氣產業革命
發表時間 :2013-04-08 來源:中國能源報
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石油石化技術裝備展覽會上,國際四大油服之一—貝克休斯再次重裝亮相。時隔一年,貝克休斯仍圍繞頁岩氣開發主題參展。與去年相比,貝克休斯的關注點有何不同?作為國際知名油服企業,貝克休斯如何看待過去一年中國頁岩氣市場的變化?帶著這些問題,《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了貝克西斯北亞區客戶服務總監劉青。
《中國能源報》:今年貝克休斯宣傳的領域仍然是頁岩氣。那麽與去年相比,貝克休斯的參展內容有什麽變化?
劉青:與去年相比,貝克休斯今年主要參展的重點在三個方麵:一是向更多人滲透頁岩氣開發“儲層一體化”管理的概念,二是針對頁岩氣開發新產品和國際領先新技術的發布。再就是推廣環保概念和積極尋找國內頁岩氣開發服務的合作夥伴。
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主要考慮到在過去的一年裏,中國對頁岩氣了解的人越來越多,大眾對頁岩氣的認識也更加深入。很多人已經意識到頁岩氣開發中的關鍵技術、關鍵設備和流程管理對頁岩氣成功開采的重要意義。
“儲層一體化”管理的概念在頁岩氣開發過程中也很重要,它就通過提高產量和采收率真正提高頁岩氣開發效益的管理方式。以往我們可能認為頁岩氣開發就是低成本開發,但是這並不意味著頁岩氣開發要用最便宜的設備,最便宜的技術以及最便宜的人力。相反,像頁岩氣這樣需要高技術投入的開發,隻有合理投入高技術,才能有好的回報。這一點非常關鍵!
今年貝克休斯的參展內容是告訴大家跳出頁岩氣開采單項技術的概念,頁岩氣開發是一個整體的作業模式。我們要有整體的概念,在開發過程中,要對項目整體進行評估。為了更好的推廣這一概念,我們在本次展會上還配有係列宣講和專家解答。
《中國能源報》:在您看來,過去的一年裏,中國頁岩氣市場有什麽變化和特點?對於投資者來說還要注意些什麽?
劉青:變化在於認識的加深。過去隻有“三大油”關注頁岩氣開發,但現在電力企業、投資公司、民營企業和地方政府也都希望進入這一行業。這些新型參與者的優勢在於更容易打破傳統油氣的開發思維,接受新的思維方式。但是,對這些新的參與者來說,頁岩氣行業畢竟是全新的,所以我們初期就要告訴大家“謹慎投資、謹慎作業,合理投資、合理作業”。貝克休斯有義務把曾經遇到的困難、受到的挫折告訴大家。而中國企業作為跟隨者,雖然在理念和技術上有些落後,但如果能借鑒別人的經驗,減少自己的支出,避免重複別人的失敗,中國頁岩氣事業將飛速發展。
《中國能源報》:頁岩氣給美國帶來的好處,我們已經談了不少。麵對巨大的利益,中國頁岩氣開發除政策外,技術也十分關鍵。您認為中國頁岩氣的開發將為中國油氣產業帶來些什麽?
劉青:在我看來,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又一次“石油革命”,而我們現在正處於“大革命爆發”的前夜。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
中國油氣事業的發展經曆了三次革命,其推動者都是中國政府。第一次“革命”在解放初期,當時麵對緊張的國內外環境,第一代石油人靠著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邁出了中國石油產業發展的第一步。從五十年代到現在,我們擁有了自己的專業人才,在特定的曆史環境下也擁有了自己的特點,比如油公司與服務企業不分家,企業規模小而全等等。這些為中國油氣產業突飛猛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改革開放為中國石油帶來了第二次“革命”的機會。中國政府對外國油企開放了淺海作業權的同時也將外國的先進技術引入中國。在此期間,中國油氣行業也進入了突飛猛進發展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國地麵設備的發展,中國企業在這一方麵已經贏得了良好的國際聲譽。
目前,中國正在走向由頁岩氣開發所引導的第三次油氣產業“革命”。單純從技術角度講,頁岩氣開發中對技術協調性和精細化管理的高要求,把中國企業從學習“硬件”帶到了學習“軟件”的階段。
這一點非常關鍵:在頁岩氣開發中,如果隻有好的技術,各部分卻沒有良好地協調,一樣會失敗。比如美國的“頁岩氣工廠”概念—頁岩氣開發可以像工廠流水線一樣,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
另外,頁岩氣開發的思路也不同於以往常規油氣,而是反向的思維方式。我們以往的開發思路是鑽井、測井、下套管固井、射孔、完井、生產等,而在頁岩氣開發中,先進的國外理念一般都是先進行產層研究,然後研究如何壓裂和完井工具如何配合,最後才是考慮在鑽井中如何解決完井和壓裂對井筒、井身結構、測井的要求。
除此之外,頁岩氣開發也將為中國企業整合資源以及後期致密油氣的開發帶來機會。我們曾經為了趕超國外技術,出現多家企業研究同一個問題的情況,很浪費資源。中國企業如果能夠因為頁岩氣開發的契機整合資源,那麽不但可以改變頁岩氣產業“跟隨者”的地位,變成行業“領跑者”,而且也將為中國下一步搞致密油氣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要知道所有頁岩氣開發中的關鍵技術也是資源量更好的致密油氣開發的關鍵技術。也就是說,中國企業在技術革新,機構革新以及工藝流程革新等方麵都麵臨著新的挑戰和思考。
除此之外,頁岩氣開發也將助力分布式能源和城鎮化建設等方麵的政策落實。這也是為什麽現在電力企業和地方政府成為頁岩氣開發新興力量的原因。
《中國能源報》:您覺得在中國推行“儲層一體化”管理的難度何在?
劉青:我認為,在中國推行“儲層一體化”管理的難度主要集中在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相應管理機構的建立。“儲層一體化”管理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管理團隊,要能夠協調不同的部門和作業單元,其中包括油藏管理、技術管理、合同管理、項目管理、物流管理以及數據挖掘等不同的學科配合,所有這些都是沒有一個現成的模式,各個公司都需要探索自己獨立的作業模型。在國外,一些小油公司采用總包項目管理方式來運行,就是將所有的管理風險交給一家服務公司承擔,這家服務公司來進行整體項目管理並承擔一定的風險。我想這一點中國市場也是可以借鑒的。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