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中國稀土案WTO敗訴:輕稀土或首先放開出口
發表時間 :2014-03-31 來源:
據商務部新聞辦26日晚間信息,世界貿易組織於日內瓦時間26日下午公布了美國、歐盟、日本訴中國稀土、鎢、鉬相關產品出口管理措施案專家組報告,中國的稀土貿易訴訟案初步裁決中國敗訴。有中國稀土學會專家組專家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訴訟失敗後輕稀土應該會逐步放開出口,因為國外輕稀土的儲量較多、國內輕稀土產業也相對比較成熟。
按照WTO上訴流程,我國有權利在60天之內提起上訴的,上訴機構大概會在三個月之內作出裁決。商務部條約法律司負責人表示,中方目前正在評估專家組裁決報告,並將根據世貿組織爭端解決程序妥善做好本案後續工作。
上述稀土學會專家進一步對大智慧通訊社(微信號:DZH_news)表示,中國以23%的儲量供應全球超過90%的需求,對我國資源的消耗以及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中國可以就環保的成本等來進行申訴。據了解,僅贛州一地對開采稀土等礦產破壞的土地進行生態修複,初步預計資金投入將高達380億元以上,還不包括對稀土冶煉分離造成汙染的整治。
據商務部披露,專家組報告認為,中國對於稀土、鎢、鉬產品的出口關稅、出口配額以及對相關出口企業施加的出口業績和注冊資本要求不符合《1994年關貿易總協定》及《中國加入議定書》的相關規定。
WTO裁定中國對於稀土出口配額的作用與保護資源無關,認為出口配額不是防止走私或出口非法開采稀土產品的必須措施,不能防止非法開采或生產稀土的國內消費,反而會對國內消費者傳遞刺激消費的負麵信號。但是,WTO專家組駁回了歐盟指控中國歧視外國企業訴求,報告裁決同時認可中國自然資源主權原則及資源保護政策。
華創證券有色研究員27日也表達了他們的觀點,認為此次敗訴或能帶來稀土板塊交易性機會,此前稀土收儲、行業整合等政策的出台時間一再低於市場預期,WTO爭端敗訴的結果公布後,可能倒逼係列政策加速出台;也認為會實行”輕重有別,重點保護中重稀土“的務實治理思路,中重稀土尤其稀缺,在收儲中也將傾向於中重稀土,而輕稀土將承擔占領國際市場,以加強我國稀土產業國際市場地位的重任。
產業在線分析師吳辰輝周四表示,從近年中國稀土的出口情況分析,出口配額根本用不完,那麽歐美日到底打的什麽算盤呢?應該隻能從兩方麵去想,首先,他們對稀土有著巨大數量的需求;其次是渴望他們的行動能導致中國稀土的價格下降。
近幾年,中國稀土出口配額穩定在3萬噸/年左右,然而因全球市場對中國稀土需求大幅下降,致使近兩年我國稀土出口配額利用率趨低。據公開資料顯示,2012年稀土出口配額為30996噸,使用率為48.75%;2011年為30184噸,使用率為52.01%;2013年稀土配額為29322噸。
兩市涉及輕稀土概念上市公司主要有:包鋼稀土(600111.SH)、盛和資源(600392.SH)等;涉及中重稀土的有:五礦稀土(000831.SZ)、廣晟有色(600259.SH)等;涉及中下遊材料的主要有:中科三環(000970.SZ)、寧波韻升(600366.SH)、銀河磁體(300127.SZ)、正海磁材(300224.SZ)、江粉磁材(002600.SZ等。
上一篇:能源專家:“散燒煤”嚴重影響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