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公一:用“四高”規律指導(中)深部找礦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行業風向  |   行業資訊  |  正文
姚公一:用“四高”規律指導(中)深部找礦
發表時間 :2014-12-24    來源:
  訪河南省政府參事、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科技顧問姚公一
  導讀: 姚公一,我國著名的(冶金)有色金屬資源技術經濟及勘查專家、國家突出貢獻專家、地礦科技學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現任河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在找礦勘探領域浸潤40多年的姚公一,對如何尊重、發揮(自然)地質規律和(社會)經濟規律,實現深部找礦重大突破具有獨特的視角。2009年6月26日,在國土資源部調研組調研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的座談會上,他以《探討規律創新思路,實現深部找礦重大突破》為題的書麵發言,引起了調研組的重視。 近日,在“資源·環境·經濟”欒川論壇上,姚公一就如何研究規律、創新思路,實現(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進行了典型發言,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中國礦業報記者特就如何實現(中)深部找礦突破對姚公一進行了專訪。
  記者:按地質技術經濟標準劃分,深部找礦重大突破分幾類?
  姚公一:按地質技術經濟標準劃分,深部找礦重大突破分為三類,一是探邊摸底型,二是攻(中)深(500米至1000米)找盲型,三是攻深(1000米至2000米)找盲型。第一類探邊摸底型,是以老礦山就礦找礦為主,投入產出效益好,國家還應繼續堅持對其優先投入;第二類與第三類均鎖定在重點成礦區帶預測礦集區,第二類相對難度小一些,風險小一些,找礦信息較易獲得,找礦目標較易確定,鑽探、物探等找礦技術均較成熟,找到大礦好礦的命中率可能在百分之一左右,投入產出效益較第三類應好一些。為此,深部找礦重大突破應重點選擇第二類攻(中)深找盲型進行重大突破。
  (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找到大礦、好礦的地質技術經濟標準是要找到一個交通方便、易於采選、以貴金屬為主、多金屬超大型礦床,其資源儲量是大型的5倍以上,其開發利用潛在價值應有宏觀重大影響效果。
  記者:如何研究(中)深部找礦新規律,進行攻深找盲並取得重大突破呢?
  姚公一:國家老礦山深部找礦項目實施,取得一係列以就礦找礦為主的顯著成果後,我們對老礦山探邊摸底型深部找礦新規律有了初步認識,但對重點成礦區帶預測礦集區的攻(中)深找盲型,其找礦新規律還有待進一步探索研究。
  據多年地質找礦實踐及近期已知的全球深部找礦信息,特別是根據洛陽市洛寧縣沙溝深源岩漿熱液薄脈型富銀鉛鋅礦找礦開發取得重大突破的實踐,我們將攻(中)深找盲型深部找礦新規律初步總結為“高風險、高科技、高投入、高產出”。此類(中)深部(500米至1000米)找礦風險較之淺部(0米至500米)更大,找礦高風險應由相應的高科技來降低,然後才可對其進行高投入,如沙溝礦兩年找礦勘查投入約1億元人民幣;高投入後才有高產出,如沙溝礦開發一年收回找礦投資。總之,“四高”可作為攻(中)深找盲型深部找礦新規律之一。
  記者:該如何創新(中)深部找礦突破思路?
  姚公一:我們通過對全球1970年以來找到的100個大礦好礦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後發現,與深源岩漿熱液活動有關的礦床類型占70%,是找礦重大突破的主流類型;其主流類型中,與成礦有關的隱伏岩體類型又占了80%,即這100個找礦重大突破的典型礦床中約有60個與成礦隱伏岩體有關。如20世紀人類找礦最偉大的發現——奧林匹克壩超大型礦床,其20年找礦史說明,成礦隱伏岩體及其頂部隱伏儲礦構造空間(頂上帶),是出現大礦好礦概率較高之處。為此,“四高”新規律中的“高科技”,首先應體現在以高新技術綜合方法,科學勘查成礦隱伏岩體及其頂部儲礦構造(頂上帶),具體發現是否有大礦好礦這一重大突破目標。
  結合找礦實踐進行綜合研究,初步歸納出,對(金屬)重點成礦區帶預測礦集區攻(中)深找盲型之深部找礦突破新思路為“心、向、位”概念模型。
  “心”,即要研究淺部成礦中心,也就是研究位於深度5千米至3千米以淺之成礦隱伏岩體及其隱伏儲礦構造定位空間(頂上帶)是否為“三元同心”之處,即是否為物元、水元、熱元易聚集,構造易圈閉,成礦流體(熱液)易循環,易形成大礦好礦之中心的構造空間。洛陽洛寧寨凹隱伏岩體頂部儲礦構造,經鑽探驗證,初步得到證實。信陽千鶴衝特大型富鉬礦床及河南省地勘二院勘探提交的汝陽東溝超大型鉬礦床,均賦存於成礦隱伏斑岩體的頂部儲礦構造(頂上帶)。這進一步證實,該隱伏岩體頂上帶為“三元同心”之處,易找到大礦好礦。
  “向”,即要研究流體主流向。中國大陸(自印支期末)基本形成以來,三次受到岡瓦納大陸的離散板塊朝北運移擠壓的影響,板內變形總體是南強北弱特征,區域最大主應力水平方向由南向北,有成礦中心的礦集區內成礦流體沿其近南北向控礦構造,主流方向是南深部至北淺部,以70%概率優選靶區應是其南深部。中國大陸特別是東部,兩次受到大洋板塊向西俯衝擠壓影響,板內總體變形東強西弱,區域最大主應力方向是由東往西,故有成礦中心礦集區內的近東西向控礦構造,成礦流體主流方向是由東深部流向西淺部,以70%概率優選深部找礦靶位則是其東深部。此外,還應從石英包體測溫、高溫到低溫地球化學元素分帶、高溫到低溫礦物蝕變分帶等方麵研究成礦流體實測方向與理論主流方向是否一致。若兩者方向不一致,可能體現出成礦流體作用的循環性。
  “位”,即研究找礦目的靶位,也就是研究與成礦流體(循環)流向有關的(中)深部成礦隱伏岩體頂麵儲礦構造(頂上帶)、隱伏儲礦接觸帶、與成礦流體流向相反的隱伏儲礦斷裂(裂隙)等構造係統,是否是深部找礦的目的靶位。應以地震、遙感、物探、化探等高新技術優化組合手段,圈定這些目的靶位。在綜合研究的基礎上,優選目的靶位進行鑽探驗證,適時開展井中物探、井中化探、井中地震等工作,將獲得信息作為判斷加大探礦深度及旁側再布深孔的科學依據。安徽泥河玢岩鐵礦(中)深部找礦突破模式就是實證。
  綜上所述,“心、向、位”概念模型是對“四高”(中)深部找礦規律的主流本質細化研究,對降低風險,縮小深部找礦目標空間,將找到大礦好礦百分之一的成功率提高到百分之二,提出了一條比較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新思路。
  記者:如何根據上述(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地質技術經濟分類、大礦好礦地質技術經濟標準、“四高”新規律及“心、向、位”突破新思路,來更好地實現找礦突破呢?
  姚公一:一是編製《(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規劃》。在綜合分析研究金融危機影響全球礦業經濟的周期規律、區域社會經濟協調發展環保規劃、礦產資源現狀、資源型工業發展布局、重點成礦區帶、資源安全儲備戰略等宏觀因素的基礎上,按需要與可能、投入與產出等經濟技術原則,及時編製國家、省、局等三個層次(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規劃。三者應互為銜接,互為補充,發揮整體找礦信息優勢。
  二是編製《(中)深部找礦重大突破科技攻關專項規劃》。科技攻關專項規劃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加快更新換代深部找礦重大突破急需的基礎資料;優選組織科技攻關路線;進行深部成礦環境-主流好礦床類型-高新技術組合係統試驗;科技攻關費用的切塊比例要占深部找礦重大突破總費用的30%~50%;要構建部、省、局科技攻關聯動立項新機製。
  三是要構建深部找礦重大突破激勵機製。
  四是要構建充分發揮各自專業優勢的新平台。國土資源部與省級政府要引導地礦、煤田、有色(冶金)、核工業等地勘單位發揮人才、技術等專業特色優勢,協調好各方麵利益關係,調動各方麵深部找礦的積極性,獲得更全麵的深部找礦信息,使深部找礦重大突破按少投入、多產出的經濟規律辦事。
  五是要破解礦業權設置政策難題。建議國土資源部與省級政府要出台政府引導、單位協商、股份雙贏、整合礦集區礦業權的新政策。同時,針對鎖定的一些深部找礦重大突破目標礦集區,對探礦權設置500米以淺、500米至1000米、1000米至2000米相應標高的限製。
  六是要構建公平共享大調查等公益性地質找礦信息的新機製。國土資源部與省級政府應盡快構建新機製,讓地礦、有色、冶金、煤田、核工業等地勘單位公平共享公益性找礦信息,避免低水平或同水平重複性工作,降低整裝勘查、深部找礦的直接成本。
  七是要慎重確定首批深部找礦重大突破試點項目。要逐步構建政府引導、市場機製相結合的深部找礦重大突破項目立項機製,應以重點成礦區帶預測礦集區為項目單元,以是否符合(中)深部找礦新規律為標準,以審查(中)深部找礦突破新思路及技術路線是否合理為重點,以高新技術方法組合是否科學為依據,慎重確定首批(中)深部找礦重點突破試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