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解讀:中國頁岩油氣如何突破低油價困局
發表時間 :2016-06-02 來源:中國石油報
中國是世界上頁岩氣儲量最大的國家,儲量約30萬億立方米;頁岩油儲量排名世界第三,可開采儲量約為40億立方米。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2015年能源消費總量為43億噸標準煤,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接近88%。雖然儲量豐富,但頁岩油氣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地位較為尷尬。一方麵,有著美國“頁岩革命”的先例和豐富的儲量作為支撐,頁岩油氣在未來中國能源消費結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另一方麵,中國頁岩油氣主要產區地質結構複雜,60%以上的儲量位於水資源匱乏、交通不便的地區,開采和運輸難度較大;而且,開發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均不成熟,因此很難簡單地複製美國頁岩油氣開發戰略。在長期低油價的背景下,中國頁岩油氣開發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2014年6月20日以來,受需求疲軟、美元走強、主要油氣生產國產量增加等多方麵因素的影響,國際油價在低位徘徊已經一年有餘。考慮到上述影響油氣價格的主要因素在短期內難以改變,未來一段時間內油價上漲依然缺乏強有力支撐。
德意誌銀行等多家機構的市場測算顯示,如果國際油價低於50美元/桶,美國將有1/3以上的頁岩油氣企業因投資匱乏而麵臨破產。實際上,在美國三大頁岩油氣產區中,隻有伊格福特產區生產成本平均在50美元/桶左右,其他產區生產成本均在60美元/桶以上。中國平均生產成本在70美元/桶左右,如果單獨看頁岩油氣生產成本有可能更高,這還是在沒有考慮汙水治理和碳捕捉封存的情況下。頁岩油氣項目的主要投入為鑽井和勘探過程,運行成本相對較低。美國開發時間較早,因此大部分企業已經回收了一部分資金,生產活動也趨於穩定。而中國頁岩氣開發投資是在低油價背景下完成的,因此受到低油價衝擊更嚴重。
盡管擁有豐富的頁岩油氣儲量,但中國還麵臨著另一個問題。世界資源研究所公布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頁岩油氣資源中有3/5以上位於水資源匱乏的地區,尤其中國頁岩氣產區大部分氣井含水極少,導致在水力壓裂時需要消耗更多的水資源,這在很大程度上限製了中國頁岩油氣資源開發。
頁岩油氣生產過程中極度依賴水力壓裂技術。以美國為例。在巴涅特、費耶特維爾、海恩斯維爾和馬塞勒斯四大頁岩氣產區中,單井壓裂用水從1萬到1.5萬立方米不等,是開采常規天然氣的10倍。尤其馬塞勒斯產區對於壓裂用水有極其嚴格的規定,該州環保法案中要求壓裂液全部回收淨化後才可外排,如果按照運水車輛一次運送5噸計算,至少需要運送2000車次。除水資源稀缺之外,頁岩油氣在開發過程中造成的直接和間接環境汙染問題仍然不明朗。法國就由於水力壓裂技術對於生態造成的影響不明朗,禁止開采頁岩氣。
除低油價和環境風險外,我國頁岩油氣開發過程中還麵臨著技術積累不足、管理方式陳舊等主觀問題。美國水力壓裂技術從上世紀40年代出現,頁岩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開采,而我國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小範圍將水力壓裂技術應用於常規油氣開采,從技術積累和管理經驗的角度來說與美國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雖然頁岩氣在我國作為獨立礦種,采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向全社會開放頁岩氣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市場公平競爭,但總體來說,頁岩氣開發仍然是在傳統的油氣管理製度下運作的,忽略了頁岩氣在開發過程中的特殊性。目前來說,由於我國對於頁岩油氣的開發過程中造成的潛在汙染問題沒有深入完善的研究,對於頁岩油氣開發過程中的監管也沒有建立透明的監管、健全的法律法規體係,因此,目前還不能完全放開頁岩油氣的開發,仍然采用繁雜的審批和定價機製。
客觀環境是不可改變的,隻能主觀能動地去適應。常規化石能源的品質已經進入了不可逆轉的下降期,在未來的能源結構中,非常規油氣的開發利用是大勢所趨。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國頁岩油氣的開發雖然取得了一定進步,但與美國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低油價背景下。因此,我國頁岩油氣的開發戰略應該及時調整,以適應複雜的客觀環境。
首先,對於頁岩油氣的開采過程,仍然存在很多技術瓶頸需要突破,比如在旋轉導向鑽頭、壓裂優化設計方麵。縱觀美國頁岩油氣的開發曆史,實際上是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商業化應用才使得美國頁岩油氣開始產業化發展。因此在目前低利潤空間的情況下,首先應該將投入的重心更多地放在技術瓶頸的突破上,最終通過開采利用技術的商業化運用來帶動頁岩油氣的生產開發。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非常規油氣作為對於常規油氣的補充替代,必須提前做好技術瓶頸的突破,為後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受製於環境容量有限,在沒有很好應對環境汙染等問題的情況下,無法大規模開發利用頁岩油氣。目前來說,我國對於頁岩油氣等非常規化石能源在開采過程中造成的潛在環境汙染問題仍然沒有完善的科學研究,如果在大規模開發之後才著手治理環境汙染,實際上為時已晚。如何破解頁岩油氣開發的經濟性困境隻是其中一個方麵,另一方麵是環境能否承載和汙染能否治理的問題。頁岩油氣開發應該“兩條腿走路”,在經濟性和技術瓶頸突破的同時,對於環境汙染問題的預防和應對是更為重要的一個方麵。
最後,頁岩油氣的發展需要透明的市場監管和完善的管理體製。美國頁岩氣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美國天然氣產業完善的市場監管、放鬆價格管製和采運分離。而這些方麵正是我國天然氣產業的不足,因此,從管理和監管製度的角度來說,這些都是我國能源監管體製需要做出改革的方麵。(作者馮敬軒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