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提高站位 擔當作為 全力融入“一帶一路”建設
發表時間 :2017-05-09 來源:中國石化報
集團公司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王玉普在專題講授中強調,“一帶一路”戰略是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我們一定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廣的視野,主動擔當作為,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切實提升中國石化國際化經營水平,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中國石化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密切合作,促進了共贏發展。沙特延布煉廠項目,作為中國與沙特兩國在能源領域長期合作的新成果,正成為中國石化打造的一張煉化技術“中國新名片”。圖為晚霞中的延布煉廠。 (資料圖)
4月28日,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召開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進一步學習貫徹黨中央關於“一帶一路”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引導幹部員工牢牢把握國際化發展大勢,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進一步擔當使命、主動作為,更好地“走出去”,努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做強做優做大中國石化,為黨和國家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玉普做專題講授,集團公司領導戴厚良、李雲鵬、王誌剛、蔣亮平、張海潮、焦方正、馬永生、淩逸群、劉中雲、李勇出席。
王玉普說,2013年秋天,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這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實現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構建新的發展機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促進地區經濟繁榮和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對此,我們必須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來認識,堅定不移地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紮紮實實把“一帶一路”建設落實到位。
在闡述了國家“一帶一路”的重大意義後,王玉普說,“一帶一路”是中國石化開拓國際市場的重要切入點,中國石化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已有相當規模。截止到2016年底,我們已在“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開展投資和項目合作,完成項目近30個,執行工程合同近600個,貿易實現全覆蓋,為我國和駐在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目前,俄羅斯UDM項目、埃及阿帕奇項目、延布煉廠等一個個標杆性項目紛紛落地。同時,作為最早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的中國企業,多年來,中國石化始終遵照“互利互惠、合作共贏”的原則,在業務所在國進行生產運營的同時,大力回報當地社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王玉普說,“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給沿線國家經濟注入了活力,也給中國石化帶來了發展契機。中國石化業務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具有大量“互補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戰略調整為發揮中國石化產業優勢提供了“戰略點”,為促進能源合作向全產業價值鏈延伸提供了“發力點”,為構建更有影響力的石油貿易體係和貨幣結算體係消除“阻力點”,中國政府為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政策和金融“支撐點”。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認識到,“走出去”還麵臨嚴峻形勢,自身國際化經營能力還不能完全滿足加快“走出去”的要求。
王玉普著重闡述了中國石化貫徹“一帶一路”建設的發展設想、發展思路和措施。“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將落實中央新發展理念,在合作共享方麵積極發揮自己在能源化工產業上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技術優勢,與沿線國家提升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從最初的“引進來、走出去”提升到“走進去、走上去”,以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為使命,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產業戰略調整為契機,緊緊圍繞促進雙方共享共贏發展這個核心根本和保障國家石油安全這個首要目標,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石油石化重大項目合作為抓手,秉持“優勢互補、風險可控、互利共贏、聯動發展”的原則,充分發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源、市場優勢,以及中國石化上中下遊及外貿一體化產業優勢,促進全方位產業合作升級,不斷推進雙方在能源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貿易合作及基礎設施建設合作,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形成利長遠、惠民眾的可持續發展合作模式,助力國家形成開放型經濟新體製新格局。
王玉普最後說,中國石化作為國有重要骨幹企業,落實中央要求、服務國家戰略責無旁貸。一要對黨忠誠,善於從政治上謀劃、部署和推動工作,堅定搞好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二要登高望遠,樹立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當好“走出去”的主力軍、國家隊,統籌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謀求更大的發展。三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特別是對平台經濟、分享經濟、網絡經濟等新事物、新經濟、新苗頭、新模式,要加強跟蹤研究,敏銳判斷它們將如何影響石油石化產業的發展,未雨綢繆,以變應變,主動應對。四要敢於擔當,堅定不移“走出去”,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努力在國際市場上學會國際化經營。要按照中央“雙創”的要求,增強創業創新意識,敢於創新、勇於創業,在創新創業中推動企業發展、實現個人價值。
上一篇: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公司羅北鉀鹽礦
下一篇:中國華能召開集團公司第一次團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