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鋼礦業公司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構築成本競爭優勢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會員風采  |   會員動態  |  正文
鞍鋼礦業公司實施戰略成本管理構築成本競爭優勢
發表時間 :2022-06-27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當國際礦業巨頭憑借著先天富礦的低成本優勢掌控著全球約70%的鐵礦石貿易量時,在中國北方,我國掌控鐵礦石資源最多、產量規模最大的礦山企業——鞍鋼集團礦業公司通過實施戰略成本管理,降本工作傳來捷報:
  今年前5個月,該公司繼產量規模刷新曆史最高紀錄之後,鐵精礦完全成本同口徑降低8.5美元/噸,降幅達10.2%,實現降本創效5.1億元,市場競爭力持續提升,向打造世界級成本邁出堅實步伐。
  既要克服貧鐵礦先天不足的不利條件,還要戰勝剛性成本上升帶來的挑戰,鞍鋼礦業公司是如何開辟降本增效的新途徑?該公司主要負責人說,戰略決定方向,鐵礦行業的競爭是規模和成本的競爭;規模若為基礎,成本則是決勝的關鍵。去年以來,鞍鋼礦業公司上下以“雙核”戰略為引領,以維護我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為使命,從戰略高度對企業成本進行分析和管理,實施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能力,努力成為“雙核”中的“硬核”。
  錨定一個目標全力打造世界級成本
  中國鐵礦石資源豐富,儲量位居世界第四,但由於鐵礦石貧礦多、富礦少,平均34.5%的品位大幅低於全球平均值,隻有通過破、磨、篩、選等一係列加工工藝流程後,才能生產出符合入爐冶煉條件的“人造富礦”。先天不足,使國內鐵精礦成本幾乎是國際四大礦業巨頭成本的3倍,以這樣的成本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顯然“底氣不足”。
  市場競爭不講條件。麵對鐵礦資源市場風雲變幻和鞍鋼集團賦予新時代鞍鋼礦業公司的新使命,該公司領導班子深刻認識到:落實“雙核”戰略,必須著眼未來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塑造低成本的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成為新時代新鞍鋼建設的“壓艙石”“穩定器”,把鋼鐵的“糧食”穩穩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降成本,做起來又談何容易。進入“十四五”,該公司的百年礦山經過常年高強度大規模開采,已經進入深采高排、露天開采的末期,新礦山尚未進入投產階段。為了保障“十四五”時期鐵礦資源增產過渡,該公司在“十三五”時期不斷擴大規模效益,在一次次刷新產量曆史新高的同時,開采成本以每年至少15元/噸的速度逐漸增加,原燃材料價格又持續上漲,一係列不利因素不斷衝擊企業的成本底線。
  一張更清晰的成本數據表擺在礦業公司麵前:剛性的不可控成本占總成本的50%以上,這意味著總成本每降低1%,相當於可控成本要降低2%以上。這意味著“擰毛巾”式的降成本已經不能滿足更加激烈的競爭需要。新時代,如何找到一條可持續降成本的道路,是鞍鋼礦業公司麵臨的一場嚴峻又必須戰勝的挑戰!
  成本攻堅,贏在觀念,勝在行動。該公司以加快落實“雙核”戰略為引領,聚焦“世界級成本”這一目標,立足新階段、踐行新理念、融入新格局,以打造“五個一流”為路徑,把“一流的成本管控”作為核心基礎,打破傳統管理模式的束縛,實施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瞄準國際礦業巨頭的成本水平,在“成本還原”的過程中找出成本和利潤之間的最佳邏輯關係,認真分析差距與不足以及差距背後的管理“症結”,用係統性思維、創造性舉措,不斷拉近與進口礦的成本距離,並向著更高的降本目標發起衝刺。
  創新一種思維構建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
  從今年開始,成本逐年遞降3美元/噸,力爭到2025年鐵精礦完全成本躋身世界一流水平——這是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在綜合分析國內外鐵礦石市場價格走勢和自身生產經營現狀的基礎上,確定的“十四五”時期降低鐵精礦成本“路線圖”。
  “‘十四五’時期,鞍鋼礦業公司要打造世界級成本,必須以戰略眼光從成本源頭識別成本驅動因素,運用係統和創新思維方式,從行業、內部、外部三條價值鏈成本管理入手,構建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模式。”該公司領導班子對新一輪降本工作有著更深層次的認識和思考。
  該公司聚焦礦山全生命周期,圍繞礦山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因地製宜”製定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策略,更好地發揮行業先進的“標杆牽引力”作用,增強成本管理的“創新力”“穿透力”和全產業鏈的“聚能力”“創造力”,全力打造一流的成本管控能力,真正提升全鏈條競爭力。
  ——突出行業價值鏈成本管理。今年,礦業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完全成本以國際礦業巨頭為標杆,工序成本以國內礦山企業先進單項指標為標杆,搭建了涵蓋221項指標、18項核心指標的對標指標庫。新的成本指標體係猶如一把“新標尺”,丈量出該公司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使該公司成本目標更加清晰、降本措施更加明確。
  在礦山,球磨機利用係數事關選礦生產能力以及選礦物資能源消耗。對標磁、赤鐵精礦行業先進指標,該公司球磨機利用係數水平不高。該公司選礦係統通過優化輥磨工藝、減少入磨粒度等措施,縮短與行業先進水平的差距。其中,齊大山選礦廠深度挖掘設備功能性精度,改進球磨機排礦篦子及推進出口攪攏,同時進一步提高篩分效率,抬高入磨產品標準,有效提升了球磨機台時效率,使球磨機利用係數達到國內同工藝領先水平。
  ——突出內部價值鏈成本管理。“前端對成本的影響占比7成,中端對成本的影響占比2成,後端對成本的影響占比1成。”這是礦業公司運用係統性思維,對礦山全生命周期內成本影響作出的比例劃分。前端從項目建設的源頭開始,中端涵蓋鐵礦石生產流程的全過程,後端聚焦產線升級和工藝技術革新。各個階段強化價值創造觀念,找準影響成本各種要素中最核心要素,形成貫穿整個生產價值鏈的降本理念、方法和工具,構築成本競爭優勢。
  西鞍山鐵礦項目籌建組副組長李光介紹說,前端設計是成本的決勝關鍵,有利要素聚集得越多就越有可能形成領先的成本競爭優勢。為此,該項目早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綠色、智能、高效、無擾動的全新資源開發模式,為構築成本競爭優勢奠定了堅實基礎。
  聚焦國內鐵礦資源稟賦先天不足的問題,鞍鋼礦業公司在“三個一批”項目建設初期就重視成本管理,嚴把研發、設計、施工等環節成本管理,強化設計的前瞻性,集成國內外優質資源和先進技術,重點加快大型鐵礦床自然崩落開采技術等成果的轉化,加速幹磨幹選、輥磨預選短流程等前沿技術的研究應用,不斷提高采選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競爭優勢。
  在運營多年的老礦山企業中,“內部價值鏈成本管理”作用凸顯。
  弓長嶺露天礦是鞍鋼礦業公司在弓長嶺區域運行半個多世紀的最重要的原礦石供應單位。該礦在推進一流成本管控過程中,不斷顛覆傳統、挑戰自我,采用行業先進的新型幹磨幹選技術,使過去被視為岩石的低品位鐵礦變成鐵精礦重新回到生產“戰場”,實現超貧磁鐵礦的高效利用。
  推進工藝技術迭代是老舊產線“回春”的重要途徑。該公司創新激勵政策,鼓勵科研院所找準產線升級創效的快贏項目,通過推進工藝技術革新,實現新的價值創造。今年,大孤山球團廠重點加快了14個快贏項目實施,目前,尾礦再選升級改造項目實現達產達效。
  ——突出外部價值鏈成本管理。礦業公司將超越企業自身的、全麵的作業鏈導入企業成本管理過程中。今年以來,從上遊選礦藥劑、乳化炸藥等新型材料的研發生產,到下遊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開發清潔能源新產業;從外銷礦產品實施差異化營銷策略,實行更加靈活、更加貼近當期市場的定價方式,到在鞍鋼集團內率先整合物流產業,通過集聚要素資源,強化優勢互補,提升物流係統整體資源效率……該公司不斷將成本管理向供應鏈、客戶鏈和產業鏈進行拓展,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做精做活多元產業,從傳統的產品競爭走向產品生產者與上下遊企業實現價值增值的共同競爭,強化整條鐵礦資源價值網絡的競爭優勢。
  發揮“五力”效應 構築長期成本競爭優勢
  從開發資源到經營資源,鞍鋼礦業公司戰略成本管理是一個持續精進的過程,是一個自上而下積極引導和自下而上自覺響應的過程。
  為確保基於價值網絡的戰略成本管理紮實推進、取得實效,該公司遵循係統化、邏輯化和全局化的成本管理思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和成本管控模式,提升成本管控牽引力、創新力、穿透力、聚能力、創造力,使企業成本管控“五力”指標進入世界級鐵礦山水平,構築長期成本競爭優勢。
  ——提升成本管控牽引力。今年前5個月,齊大山鐵礦鐵精礦完全成本同比降低48元/噸,降幅8.4%,達到行業先進水平,跑出了打造世界級成本的“加速度”。作為鞍鋼礦業公司打造“五個一流”的“先鋒示範”,齊大山鐵礦提出“利用兩年時間實現鐵精礦成本與國際礦業巨頭相當”的目標。這是該公司發揮齊大山鐵礦“先鋒示範”的牽引作用,以單點突破,帶動全局變革,打造一流成本管控的全新探索與實踐。
  ——提升成本管控創新力。礦業公司堅持“讓大數據說話”,實施“智慧+”信息化成本管理。他們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加速建立可推廣的智能生產、智能管理、智能服務新模式,攻克物料實時動態檢測等行業共性難題,千方百計提升成本管理的質量和效率。
  在關寶山公司,操作工呂明陽隻需在電腦顯示屏上的智能配藥界麵輕輕一點,浮選藥劑的配製便自動開始了。該公司利用大數據革新傳統管控模式,加快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改造,成功應用浮選藥劑智能化係統,不僅簡化作業流程、保證藥劑質量,還大幅度減少指標波動,降低了藥劑消耗成本,提升了鐵精礦合格率。
  在眼前山鐵礦,4G/5G信號已覆蓋該礦井下開采區域,視頻監控、網絡通信、生產管理、安全管控等係統宛如一張智能“大網”延伸到礦山的每一個節點。該礦以“礦石流”為主線,融合“信息流”“業務流”“數據流”,綜合考慮生產組織、設備運維、管理需求等因素,全力打造設備運行自動化、業務流程信息化、生產管理數字化、企業決策智能化的井下安全高效智慧礦山。
  ——提升成本管控穿透力。該公司按照“一竿子插到底”思路,實施單機台成本管理。在推行單機台成本管理中,該公司確定了涵蓋36種主體設備、89個指標項目的單機台成本核算指標體係,實現作業量、工班及機台消耗等指標量化考核落實到每個機台和個人。
  今年以來,鞍千礦業實施單機台成本管理,將穿孔22萬米、鏟裝量2000萬噸生產指標分解到4台鑽機和9台電鏟,再分解落實到個人,通過單機台成本管理實現了對物料消耗的精準管控。
  在忙碌的生產現場,鞍千礦業電鏟司機叢雪鬆精準地操作設備進行作業。這個月將要完成多少產量任務、耗材應控製在多少,都一一記在叢雪鬆的心裏。叢雪鬆介紹說,他每新用一個電鏟鏟杆,成本會分10個月進行分攤,作為成本核算金額記入當月機台成本,而修複一個電鏟鏟杆,則有相應的正激勵。在新的單機台成本管理辦法指導下,叢雪鬆和工友們一改過去隻追求產量而輕視成本的傳統,經常一起探索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新方式新方法。
  實時的單機台消耗數據、公開透明的考核數據不僅帶來了工作結果的量化,更為企業優化體製機製、提高物資采購性價比、更新設備和工藝技術升級等提供了數據支撐。
  ——提升成本管控聚能力。該公司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深耕以綠色清潔能源為代表的多元產業,大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提升全產業鏈成本管控能力。同時,緊緊抓住節能這個降本“牛鼻子”,通過應用先進技術、加快節能項目建設和淘汰落後裝備,提高裝備能效水平,推進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該公司編製了《鞍鋼礦業新能源“十四五”實施計劃》,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積極推進風光發電項目,打造綠電生產應用產業基地,增加可再生、清潔能源供給。目前,該公司已建成8座分布式風力電站,實現並網發電,年上網發電量2.2億度,創效500萬元。今年,該公司以項目化合作模式開發光伏電站,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形成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新格局。
  ——提升成本管控創造力。職工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該公司積極引導全員投身成本管理,抓大不放小確保“顆粒歸倉”。前不久,該公司發布了首個降本增效“揭榜掛帥”項目“廢舊閥門修複再利用實現降本增效”,麵向全公司技術英才征集優秀解決方案。今年,圍繞企業亟須解決的關鍵核心技術、發展瓶頸難題,該公司以“重金懸賞”的方式進行內部張榜,深挖全員降本增效的創新創造潛能。
  如今在鞍鋼礦業公司,從采礦所需的火藥、鑽頭到選礦采用的鋼球、藥劑,再到燒結礦、球團礦消耗的煤氣、柴油、動力電,每一項與成本息息相關的物資都被“算賬”。該公司全體職工正上下一心,堅持在戰略成本管理上下真功,把現場作為降本的戰場,不斷尋求降本新突破。
  鞍鋼集團礦業公司負責人表示,發展永無止境,奮鬥未有窮期,在打造世界級成本的征程上,礦業公司將繼續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新鞍鋼注入強勁的成本動能。(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