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黃金:探明全國最大單體金礦床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會員風采  |   會員動態  |  正文
山東黃金:探明全國最大單體金礦床
發表時間 :2023-08-11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2023年8月10日上午,山東黃金集團在濟南召開西嶺金礦勘探成果新聞發布會。就在8月2日,經山東省自然資源廳備案,山東黃金集團在山東省探明國內資源量規模最大的巨型單體金礦床——西嶺金礦,在2017年詳查備案382.58噸金金屬量的基礎上新增金金屬量209.606噸,累計探獲金金屬量592.186噸,伴生銀590噸,預估潛在經濟價值超2000億元。
  西嶺金礦位於山東省萊州市,所在膠東成礦區域是世界第三大金礦區,是我國重要的金礦富集區、國家級整裝勘查區,黃金儲量和黃金產量均居全國首位。西嶺金礦資源量主要分布於-1000米到-2500米標高之間,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深度最大的單體金礦床。礦體最大走向2085米,最大斜深2057米,平均厚度8.13米,最厚處達66.52米,查明金礦石量1.47億噸,平均品位4.02克/噸,如按礦山生產規模330萬噸/年排產,可服務礦山40餘年。
  據介紹,2010年以前,國內勘查深度僅為千米左右。從整個行業來看,礦產勘查成功率很低,僅有1/300-1/500的靶區可以變成礦山,金礦勘探的成功率則約為千分之零點七。西嶺金礦作為深部找礦的代表,其發現也是一個“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持續攻克深部找礦技術的過程。
  1998年,國務院頒布《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管理辦法》《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後,山東黃金集團通過對以往地質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掌握了三山島斷裂帶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和控礦因素,大膽研判三山島主成礦帶沿北東側伏方向具有重大找礦潛力,於2000年申請登記“西嶺金礦普查”探礦權。
  遵循從“已知到未知、由淺入深”的原則,2002年-2007年,山東黃金集團主要研究圈定找礦靶區,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探礦設計,雖曆經多次工程驗證,但最終僅有一個鑽孔見到礦化體,整體找礦效果並不理想。
  2008年-2009年,山東黃金集團繼續尋找探索礦體,經過與類似礦床地質資料對比分析,堅信三山島主斷裂帶在本礦區仍有延伸,推測深部可能潛藏著更大的礦體。最終,在施工ZK72-1鑽孔時,在-980m標高見到厚度23.98米、品位3.14克/噸的金礦體,西嶺金礦重大找礦突破正式拉開序幕。隨後勘查工作展開係統部署,布設鑽孔39個,完成鑽探工程量近6萬米,采集各類岩礦測試樣品1萬餘件。
  2010年-2016年,項目轉入詳查階段,勘查程度進一步提高,區域布設鑽孔更為密集,布設鑽孔48個,完成鑽探工程量7萬餘米,基本查明礦區地質情況、礦體特征、礦石特征、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等。在此階段,探獲金金屬量382.58噸,伴生銀433噸。
  2017年-2023年,項目進入勘探階段,山東黃金集團先後調整勘探設計方案4次,布設加密鑽孔93個,完成鑽探工程量17餘萬米。為保證項目工期與質量,我們將其列為重點項目,成立專班督導項目進展,施工高峰期有20餘台鑽機同時施工,投入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00餘人,為找礦突破提供堅實保障。此階段新增金金屬量209.6.6噸。
  據山東黃金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航介紹,在此過程中,山東黃金集團先後開展了《膠西北金礦集區超深部綜合地質研究與資源預測》項目,建立膠東斷裂成礦帶綜合成礦模式和找礦模型;開展了“多元地質信息集成的三維綜合找礦技術”研究,確立了新的礦體定位定量預測方法和技術路線;自主研發了適合深部鑽探的“鑽杆柱深度極限使用”“抗鹽抗高溫鑽井液”“小口徑繩索取心定向鑽進”三合一集成關鍵技術,保障了深部鑽探工作的成功實施,為進一步擴大找礦成果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持和技術保障。而西嶺金礦的發現和探獲也為我國深部找礦工作及已有金礦富集區資源拓展提供了參考和借鑒的範本,更為山東打造“世界級黃金生產基地”,夯實安全可靠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儲備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近年來,山東黃金集團勘查足跡已遍及國內、南美洲、非洲等眾多區域,成功探獲東風、新立、南呂-欣木、西嶺4個過百噸超大型金礦床,為打造“世界級黃金生產基地”提供了優質資源保障。截至2023年6月底,山東黃金探明控製黃金資源量達到2860噸、控製推斷黃金資源量超過3200噸,另有探明控製白銀9966噸、鉛鋅424萬噸、鉬78萬噸、鐵礦石量3023萬噸、銅19萬噸,主要分布於山東、內蒙、河南、甘肅、青海、雲南、吉林、黑龍江、新疆等省區以及阿根廷、加納、澳大利亞等多個國家。(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