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推進:青海國投與五礦集團籌劃產業合作_米兰竞技足球俱乐部官网_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
首頁  |  會員風采  |   會員動態  |  正文
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推進:青海國投與五礦集團籌劃產業合作
發表時間 :2024-04-19    來源:米兰体育官方网页
  2024年4月18日晚間,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股份”)公告,公司於 2024年4月18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海國投”)的《告知函》,青海國投正在與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籌劃開展鹽湖產業戰略合作事宜。
  根據公告,雙方將共建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有關方案尚未最終確定,且需要獲得有關主管部門的審批。《告知函》內容暫不涉及對公司的有關安排。
  鹽湖股份表示,該事項尚處於籌劃階段,最終完成實施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在我國,鋰資源儲備以鹽湖資源為主,鹽湖資源約占全國鋰資源總儲量的80%以上,礦石資源約占不到20%。其中,含鋰鹽湖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青海柴達木盆地中33個大小鹽湖是我國鹽湖鹵水資源主要聚集地,鹽湖資源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占全國鹽湖資源的50%以上,鹽湖類型以硫酸鹽型為主。
  其中察爾汗鹽湖總麵積5856平方公裏,是中國最大的可溶鉀鎂鹽礦床,也是世界最大鹽湖之一。富含大量氯化鉀、氯化鎂、氯化鋰、氯化鈉等無機鹽礦物資源,其中氯化鉀儲量5.4億噸,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97%。鹽湖股份擁有察爾汗鹽湖約3700平方公裏的采礦權,氯化鉀、氯化鋰儲量優勢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省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規劃從2021年就開始。
  解決鋰原料“卡脖子”的問題,青海省政府與國家工信部2021年12月聯合印發《青海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行動方案(2021-2035年)》。方案提出,到2035年鹽湖產業產值達到1200億元、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基本建成。
  2023年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再次印發《青海省加快推進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促進鹽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措施》”),青海省政府從強化鹽湖資源保障、提高創新驅動能力、構建現代產業體係、梯度培育市場主體、加速融入“雙循環”新格局、增強要素保障能力等六大方麵做出了全麵部署。
  其中,《措施》重點提到,青海省將加快組建中國鹽湖集團。具體而言,青海省將細化中國鹽湖集團籌建方案,在市場需求、資源落實、技術成熟、經濟可行的前提下,引進大型央企,整合相關企業組建中國鹽湖集團,建立集團上下遊企業之間用料優先供應協同合作機製,促進產業分工,參與國際產能、技術合作,提升國際化水平,打造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主力軍。
  據了解,目前青海省擁有的主要鹽湖提鋰相關企業包括鹽湖股份、藏格礦業、青海鋰業、青海中信國安、大華化工、五礦鹽湖等。其中鹽湖股份為龍頭企業。
  鹽湖股份是青海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省屬大型上市國有企業,目前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1.61%,為第一大股東。
  據公司2023年年報介紹,鹽湖股份的鋰鹽板塊產品主要為碳酸鋰,以生產鉀肥後老鹵為原料製備,目前在品牌、營銷網絡、產品及供應鏈方麵已擁有自身優勢。公司擁有3萬噸碳酸鋰產能裝置,2023年實現碳酸鋰產量約3.6萬噸,銷量約3.76 萬噸。鹵水提鋰產能位列全國第一。
  公司使用的鹵水吸附法+膜法提鋰工藝技術為自有技術,生產碳酸鋰生產成本較同行具有相對優勢。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來,隨著國內碳酸鋰等鋰鹽的價格從約60萬元/噸的高位跌落至目前的約10萬元/噸的水平,上遊鋰資源企業普遍出現營收利潤大幅下跌的情況。
  以鹽湖股份為例,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215.8億元,同比下降29.8%,歸母淨利79.1億元,同比下降49.2%,扣非歸母淨利87.2億元,同比下降43.1%。
  據民生證券分析,2023年,鹽湖股份的碳酸鋰產品平均售價16.9萬元/噸,同比減少55.5%。不過,在扣除采礦權出讓金後,2023年鹽湖股份的碳酸鋰單噸成本約3.7萬元,成本優勢仍然顯著。
  此外,鹽湖股份子公司藍科鋰業不斷優化提鋰工藝及設備,提高鋰回收率,夯實鹽湖提鋰成本優勢;公司鋰鹽產能已形成“1+2+3+4”布局,目前在產產能3萬噸,與比亞迪合作的3萬噸鋰鹽項目正在中試,新建的4萬噸鋰鹽一體化項目(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2萬噸氯化鋰)計劃2024年年底投產。
  因此,在鋰行業格局發生逆轉,鋰價中樞大幅下移趨勢下,鹽湖提鋰成本優勢和產能擴張仍然構築了鹽湖股份在鹽湖提鋰行業的龍頭核心競爭力。(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