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
會員級別 :會員單位 省份:雲南省 網址:www.yndkedd.cn
雲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二地質大隊(以下簡稱二大隊)成立於1956年3月,始稱五四五地質隊,曆經滇東南地質隊(中蘇友好地質隊)、文山州地質處、第二地質隊等數次番號變更,於1980年8月由第二地質隊、第五地質隊、第十五地質隊專業化重組後更名為雲南省地礦局第二地質大隊並沿用至今。目前,全隊擁有職工643人,其中在職職工167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20人,占職工總數的72%以上。主要從事區域地質礦產調查、區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調查、固體(液體)礦產勘查、水文工程環境地質調查、地質災害防護與治理、工程勘察、測量測繪、岩礦鑒定與實驗測試以及礦產勘查開發谘詢服務等業務。是一支曆史悠久、學科門類齊全、專業配套的綜合性地勘隊伍。
六十多年來,我隊找礦勘查成果累累,先後勘查和提交煤、鋁、錳、銅、鉛、鋅、銀、金等大中型礦床241處,涉及礦種48種,潛在經濟價值5000億元以上;近年來依托地質科技優勢,積極爭取省級財政資金和社會資金投資礦產勘查,由省級地勘基金支持攻堅找肓,發現並初步探明西疇縣嘎機大型鉛鋅多金屬礦床。先後被國家地礦部、雲南省政府授予“地質找礦功勳單位”、“找礦有功單位”,中共雲南省委授予“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獲得部級找礦獎、科技進步獎項目一等獎4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3個。
六十多年來,我隊紮根滇東南,麵向全省,先後承擔了大區域的基礎地質、區域礦產、區域水文調查工作。完成並提交1:20萬化探和1:20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8幅;1:5萬物化探測量和1:5萬區域地質調查10幅。發現並探明鬥南錳礦、蘆柴衝鉛鋅礦、賣酒坪鋁土礦、普陽煤礦、蒙自白牛廠銀多金屬礦等大中型礦床,全省率先發現卡林型金礦新類型,發現並完成者桑金礦、老寨灣金礦、底圩金礦、堂上金礦、金平長安金礦等一大批金礦床勘查工作,為當地的礦業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地質信息支撐。
六十多年來,我隊充分利用地質技術優勢,積極參與並為文山州交通、市政、水電等基礎工程、能源工程建設提供服務。所提交的水文工程環境等相關地質調查基礎資料,為州域內高速公路、鐵路、機場等交通樞紐、“文硯同城” 等一大批重特大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施工提供支持,為推動當地的城市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